回覆列表
  • 1 # fhnzi4070

    也不是怎麼說呢首先碳水化合物是會被消耗的運動適量就不會胖月積日類的就會轉換成脂肪所以會胖碳水化合物也是人體需要的能量所以適當的運動可以消耗掉這樣就不會胖了

  • 2 # daazhu1

    近年來,很多人認為富含碳水化合物類食物,如米飯、面製品、馬鈴薯等會使人發胖,這是不正確的。造成肥胖的真正原因是能量過剩。

    在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這三類產能營養素中,脂肪比碳水化合物更容易造成能量過剩。1g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質在體內可產生約17kJ(4kcal)能量,而1g脂肪則能產生約38kJ(9kcal)能量,也就是說同等重量的脂肪約是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的2.2倍。另外相對於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富含脂肪的食物口感好,刺激人的食慾,使人容易攝入更多的能量。

    動物實驗表明,低脂膳食攝入很難造出肥胖的動物模型。從不限制進食的人群研究也發現,當提供高脂肪食物時,受試者需要攝入較多的能量才能滿足他們食慾的要求;而提供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食物時,則攝入較少能量就能使食慾滿足。

    因此進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米麵製品,不容易造成能量過剩使人發胖。

    許多人認為碳水化合物是血糖的唯一來源,不瞭解蛋白質、脂肪等非糖物質在體內經糖異生途徑也可轉變為血糖,所以他們嚴格限制主食,並大量食用高蛋白質及高脂肪的食物,盲目鼓勵吃動物性食物。這種做法只注意到即時血糖效應,而忽略了總能量、脂肪攝入量增長的長期危害。無論是碳水化合物還是蛋白質和脂肪,攝入過多,都會變成脂肪在體內儲存。食物碳水化合物的能量在體內更易被利用,食物脂肪更易轉變成脂肪儲存。

    朱珍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冬天喝什麼粥可以養胃去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