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典音樂開始一直到浪漫派晚期,維也納是名副其實的音樂之都,在這裡生活了一輩子的音樂家太多了,我就不逐個贅述了。那為什麼這些“外國音樂家”不遠萬里地也要來維也納生活和創作?因為環境和氛圍。
音樂在中世紀時期多用於宗教,作禮拜啊什麼的,烘托一下神聖和嚴肅的氣氛。文藝復興後,音樂成了宮廷的標配,但是平民老百姓是聽不起的,這樣就產生了兩種風格,也就是“宮廷的正兒八經”和“底層的民族風格”。你像巴赫,甚至到了海頓、莫扎特時期,作曲家如果沒有某某貴族或皇室的資助,一般是很難活下去的,因為寫曲子有時候長有時候短,不穩定且無法預測,可能一個月寫好幾首也可能一年一首都沒寫出來。既然“衣食父母”掏錢了,那肯定要按照人家的喜好去寫,這也就是為什麼海頓和莫扎特時期的古典音樂都顯得那麼有“宮廷範兒”,一種輝煌、不可一世的感覺。那是當然了!受眾人群都是皇帝和貴族,必然是很高大上的。幾百年後,公認的高雅上檔次的音樂主要還是集中在當時古典音樂時期創作的音樂,也就是莫扎特前後。
那什麼時候老百姓開始有錢和閒心也享受音樂了呢?大概是貝多芬那個時期,也就是拿破崙戰爭前後這塊兒。受眾人群不只是皇帝和貴族了,也涵蓋了底層,那整個的曲風就完全變了,更加的接地氣而且貝多芬因為後來聾了,曲風基本都是“苦大仇深”的那種,倒是和平民老百姓的不容易可以“遙相呼應”。但是底層民眾也是有審美,也是要追求檔次的,他們慢慢地把“聽音樂會”作為有檔次的標準,沒事兒就去買票聽兩場,朋友聚會時哼兩聲莫扎特、貝多芬寫得旋律那就好比今天的“文藝小青年”。這個“沒事兒就聽音樂會的習俗”呢,也就這麼順其自然地延續下來了,經過了二百多年的薰陶,維也納市民的骨子裡都帶著“莫扎特、貝多芬、施特勞斯”,每每提到古典音樂,維也納人都是一種自豪感爆棚的感覺。
從古典音樂開始一直到浪漫派晚期,維也納是名副其實的音樂之都,在這裡生活了一輩子的音樂家太多了,我就不逐個贅述了。那為什麼這些“外國音樂家”不遠萬里地也要來維也納生活和創作?因為環境和氛圍。
音樂在中世紀時期多用於宗教,作禮拜啊什麼的,烘托一下神聖和嚴肅的氣氛。文藝復興後,音樂成了宮廷的標配,但是平民老百姓是聽不起的,這樣就產生了兩種風格,也就是“宮廷的正兒八經”和“底層的民族風格”。你像巴赫,甚至到了海頓、莫扎特時期,作曲家如果沒有某某貴族或皇室的資助,一般是很難活下去的,因為寫曲子有時候長有時候短,不穩定且無法預測,可能一個月寫好幾首也可能一年一首都沒寫出來。既然“衣食父母”掏錢了,那肯定要按照人家的喜好去寫,這也就是為什麼海頓和莫扎特時期的古典音樂都顯得那麼有“宮廷範兒”,一種輝煌、不可一世的感覺。那是當然了!受眾人群都是皇帝和貴族,必然是很高大上的。幾百年後,公認的高雅上檔次的音樂主要還是集中在當時古典音樂時期創作的音樂,也就是莫扎特前後。
那什麼時候老百姓開始有錢和閒心也享受音樂了呢?大概是貝多芬那個時期,也就是拿破崙戰爭前後這塊兒。受眾人群不只是皇帝和貴族了,也涵蓋了底層,那整個的曲風就完全變了,更加的接地氣而且貝多芬因為後來聾了,曲風基本都是“苦大仇深”的那種,倒是和平民老百姓的不容易可以“遙相呼應”。但是底層民眾也是有審美,也是要追求檔次的,他們慢慢地把“聽音樂會”作為有檔次的標準,沒事兒就去買票聽兩場,朋友聚會時哼兩聲莫扎特、貝多芬寫得旋律那就好比今天的“文藝小青年”。這個“沒事兒就聽音樂會的習俗”呢,也就這麼順其自然地延續下來了,經過了二百多年的薰陶,維也納市民的骨子裡都帶著“莫扎特、貝多芬、施特勞斯”,每每提到古典音樂,維也納人都是一種自豪感爆棚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