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闕之下。
2、意翻空而易奇,言徵實而難巧。
3、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
4、昭昭若日月之明,離離如星辰之行。
5、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
6、夫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7、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
8、人稟七情,應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
9、 蔚彼風力,嚴此骨鯁。才鋒峻立,符采克炳。
10、情與氣偕,辭共體並。文明以健,珪璋乃聘。
11、是以怊悵述情,必始乎風;沈吟鋪辭,莫先於骨。
12、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研閱以窮照,馴致以繹辭。
13、《詩》總六義,風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氣之符契也。
14、不有屈原,豈見《離騷》?驚才風逸,壯志煙高。山川無極,情理實勞。金相玉式,豔溢錙毫。
15、文之為德也大矣,與天地並生者何哉?夫玄黃色雜,方圓體分,日月疊璧,以垂麗天之象;山川煥綺,以鋪理地。
16、逍遙以針勞,談笑以藥倦。
17、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
18、改章難於造篇,易字艱於代句。
19、善刪者字去而意留,善敷者辭殊而意顯。
20、意少一字則義闕,句長一言則辭妨。
21、物色盡而情有采。
22、以少總多,情貌無遺。
23、晦塞為深,雖奧非隱;雕削取巧,雖美非秀。
24、誇而有節,飾而不誣。
25、談歡則字與笑並,論戚則聲共泣偕。
26、文以辮潔為能,不以繁縟為巧;事以明核為美,不以深隱為奇。
27、論山水,則循聲而得貌;言節候,則披文而見時。
28、篇之彪炳,章無疵也;章之明靡,句無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
29、搜句忌於顛倒,裁章貴於順序。
30、啟行之辭,逆萌中篇之意;絕筆之言,追媵前句之旨。
1、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闕之下。
2、意翻空而易奇,言徵實而難巧。
3、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
4、昭昭若日月之明,離離如星辰之行。
5、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
6、夫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7、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
8、人稟七情,應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
9、 蔚彼風力,嚴此骨鯁。才鋒峻立,符采克炳。
10、情與氣偕,辭共體並。文明以健,珪璋乃聘。
11、是以怊悵述情,必始乎風;沈吟鋪辭,莫先於骨。
12、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研閱以窮照,馴致以繹辭。
13、《詩》總六義,風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氣之符契也。
14、不有屈原,豈見《離騷》?驚才風逸,壯志煙高。山川無極,情理實勞。金相玉式,豔溢錙毫。
15、文之為德也大矣,與天地並生者何哉?夫玄黃色雜,方圓體分,日月疊璧,以垂麗天之象;山川煥綺,以鋪理地。
16、逍遙以針勞,談笑以藥倦。
17、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
18、改章難於造篇,易字艱於代句。
19、善刪者字去而意留,善敷者辭殊而意顯。
20、意少一字則義闕,句長一言則辭妨。
21、物色盡而情有采。
22、以少總多,情貌無遺。
23、晦塞為深,雖奧非隱;雕削取巧,雖美非秀。
24、誇而有節,飾而不誣。
25、談歡則字與笑並,論戚則聲共泣偕。
26、文以辮潔為能,不以繁縟為巧;事以明核為美,不以深隱為奇。
27、論山水,則循聲而得貌;言節候,則披文而見時。
28、篇之彪炳,章無疵也;章之明靡,句無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
29、搜句忌於顛倒,裁章貴於順序。
30、啟行之辭,逆萌中篇之意;絕筆之言,追媵前句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