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盡的存在
-
2 # 研究者大順
1、不要輕易給自己貼標籤。
自己根據自身情況和流行詞彙給自己貼的標籤,就像戴上有色眼鏡,不利於客觀的看待自己、看待周圍人、看待環境、看待職業,從而影響自己對事物的客觀判斷及獨立思考,影響職業選擇。
什麼是“技術男”?
網路裡的解釋是:技術男與“銷售男”、“文藝男”、“政府男”等對應,“技術男”一般指具備理科背景,深居簡出,工作勤奮,拙於表達。他們薪水很高,卻不太會消費;有自己特有的浪漫,卻難以招女孩喜歡;智商很高,卻普遍想法簡單。尤以“IT男”為代表。
你覺得你是這樣的嗎?
2、職業初期,選擇職業的標準不是出差與薪資
想想自己未來想成為什麼人;當下、2年、5年、10年、20年職業目標或者說事業目標是什麼?
確定了職業目標,那你就要想想現在要幹什麼才有助於實現那樣的目標?
十幾年前,大學畢業工作了幾年,我辭工半年全力備考MBA全國聯考。考完之後,要立即工作謀生,還要在9月份開學之前賺足MBA的幾萬元學費。
所以,當回答完面試官的所有問題,我只問了面試官一個問題:我付出我所有的時間、精力和熱情,有沒有可能在半年內收入達到每月1萬元?
只要面試人員眼神閃爍,我就知道,在這裡我再怎麼努力,也沒用的。
終於有一個公司的領導,在聽到我的問題之後,很乾脆的回答,我們這裡的業務人員一個月好幾萬的都有。
我毫不猶豫去了這家公司。我花了3個月,月收入從底薪1500達到1萬,且還在增長。
我根本不問開始的底薪,只問可能性;我根本不問區域,因為我知道這裡有可能。
售後工程師,除錯工程師,等。初期來錢快,但是有天空,35歲之後只要產品不掛掉,基本上沒什麼壓力了,偶爾遇到難題。但是處理問題永遠是黑盒,細節就不知道了。之後錢就那麼多了,做管理的話有很煩,工資高了,差補沒了,雜事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