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塵苦雨洗凡心
-
2 # 文都楊稼
從當時蜀國的國情國力來說,諸葛亮六出祁山是自不量力,窮兵黷武。
試想,夷陵之戰,蜀國慘敗,劉備陣亡。此時的諸葛亮獨攬蜀國軍政大權,應當將部隊將士休整,擴充兵源;讓民眾擴大生產力,積蓄錢糧,以逸待勞。
諸葛亮心中應當明白,此時的魏國在樊城之戰後,養精蓄銳,兵強馬壯;軍師司馬懿二次復出,絕非等閒之輩。你諸葛亮出兵挑釁,豈不是以卵擊石。
諸葛亮第一次出兵,就遭遇了“街亭之戰”慘敗,蜀國五萬兵馬死傷殆盡,諸葛亮因當從中吸取教訓,可他還一而再,再而三出兵北伐。
第三次北伐,天逢陰雨,不得不放棄;第五次北伐,糧草不濟,又中途罷場。如此興師動眾,如此折騰軍隊,你諸葛亮還配作三軍統帥嗎?蜀國在這節骨眼上,應當不打無準備之戰。
在六出祁山之戰中,唯獨只有在定軍山,老黃忠斬了夏候淵,偶爾巧勝,並不能說明諸葛亮兵出祁山就是對的。
哪為何諸葛亮非要屢次犯錯呢?其實是諸葛亮利慾薰心,用疲勞戰術來顯示自己在軍中的價值,想用戰爭手段來排除異己。
從多種原因,諸葛亮六出祁山是得不償失的。
諸葛亮六出祁山對的沒錯。
一,夷陵之戰損兵折將,斷了南線伐魏的便利通道,其它地方,魏國防守得嚴絲合逢鐵板一塊,而且魏國的強大不是一般的強大。
二,孫劉同盟由於劉備的夷陵之戰而名存實亡,唯有北伐才有出路。
三,諸葛亮由於自身國家弱小,而必須北伐,等不得,萬一孫曹聯盟攻打蜀國,留給蜀國時間有,魏國頻繁換主,這個時間段正好適合。
四,火燒連營後,蜀國風調雨須,糧食充足,正是北伐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