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學書學劍

    目前中國的國際學校,分為幾類:

    第二類不限生源國籍,全英文教學,大多數學生的母語是中文;

    第三類,嚴格意義上講屬於雙語學校,教學中中文比例較高。

    要討論中文會不會變差,首先要明確中文水平好壞高低是如何衡量的。有人說,中國農村老太太大字不識,也沒有妨礙語言交流,中文水平就可以啊。這屬於偷換概念,老太太只能說可以應用中文進行日常交流而已,無論如何談不上中文水平高。所以我們這裡所說的中文水平,指的是除了日常語言交流外,“聽說讀寫”都達到一定水平。

    一門語言的學習和掌握是有其客觀規律的:需要大量的語言輸入和輸出,也就是要有足夠的應用,才能達到上面說的一定的中文水平。

    國際學校中母語是中文的孩子,除了去國際學校上學,一般也是生活在中文語言環境中,因此中文交流能力基本是可以保證的。但說到中文水平,是肯定不如全中文教學學校的同齡學生的,畢竟中文的使用量在那兒擺著呢。普通學校的孩子,除了上語文課,在其他除英語以外的課上也是用中文,接觸到的中文詞彙、句子、文章遠遠多於國際學校孩子,中文水平自然就高。

    答案就是,一般來說國際學校學生的中文要比普通學校的差。但有沒有中文英文都學得特別好的呢?答案是肯定的,國際學校有中文水很高的學生,普通學校中也有英文特別好的學生。語言的學習必須有大量的練習,多聽、多說、多讀、多寫,不論你是在什麼學校,學習哪一種語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門兩邊栽什麼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