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成熟的秋天4

    鬥魚又名羅鬥魚。屬攀鱸科,搏魚屬。分佈於泰國,馬來半島。中國的廣西、廣東省和臺灣省也有分佈。

    體長卵形而側扁,體長6釐米,體色多種。

    [飼養特點] 鬥魚的飼養方法比較簡單,因生性好鬥,不適宜與其它魚類飼養。飼養水溫20—25℃時魚體均能較好地生長髮育,也能在較低水溫中生存。

    鬥魚體色鮮豔、美麗,色澤有紅、紫、藍、綠、白等色。白色中夾有紅與藍色。野生的鬥魚與混養於大缸中的鬥魚,背鰭和腹鰭都很短,在剛能分辨出雌雄個體時就應將雄魚單獨飼養3—4個月後,雄魚體型呈細長,尾鰭都發育得又大又長,舒展時象扇面一樣雄偉壯觀。

    為了防止鬥魚生性好鬥的習性,人們通常使用一個18 × 8 × 11釐米的小缸,中間隔一塊玻璃板,另再選用一塊不透明的無毒的塑膠板相隔,這樣兩尾雄鬥魚只能相見而不能碰頭,可見其各展雄威,又不會傷及魚體各鰭。選用這種方法既能觀賞到鬥魚搏鬥的雄姿,又能不損傷其形態的完整性。

    [繁殖特點] 鬥魚雌雄鑑別容易,雄魚各鰭都較長,體色也較鮮豔,繁殖方法要相同於泡沫卵生魚類。魚缸可先選用25× 25釐米(長 ×寬),水面飄些水草,雄魚先開始築巢,待產卵巢築好後,雄魚追逐雌魚於產卵巢下,隨後雌魚排卵,雄魚排精。當受精卵往下沉落時,則由雄魚含於口中立即吐到泡沫中。

    受精卵經36小時便見仔魚拖出尾巴尖,掛在泡沫下面。3—4天后便開始覓食。

    此外,鬥魚不能與紅色眼睛的魚類飼養於一起,如白檸燈魚、紅眼神仙等,否則它們會啄紅色眼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戲曲表現生活的基本特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