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唱腔主要以著名的 “二黃”和“西皮”兩大聲腔組成,即所謂的“皮黃腔”。關於這兩大聲腔的由來、形成與發展,在此不作考證和論述,僅就傳統京劇唱腔的特點及作用做一介紹。
很多人都知道,“西皮”和“二黃”各有其特定的唱腔結構、旋律模式和調性特徵。那麼,它們的主要特點和作用是什麼呢?在這裡,我們以老生唱腔為例,將“西皮”和“二黃”的主要特徵簡單作一描述和比較。在旋律發展中,由於“西皮”跳進音程較多,整體音區偏高,其調式多以“宮”調式為主,因此,其旋律色調明亮、尖銳、華麗,用平緩節奏處理時,多表現明快、抒情的喜劇情節和愉悅的人物情緒。用輕快或強勁節奏處理時,多表現熱烈、激烈的戲劇場面和活潑、激動的人物情緒。相比之下,“二黃”則以級進音程為主,整體音區偏低,其調式多以“商”調式為主,其旋律的色調暗淡、凝重、平靜,節奏緩慢時,多用來表現壓抑的悲劇情節和憂鬱的人物情緒;節奏強勁時,多表現壓抑、悲壯的戲劇場面和悽楚、悲憤的人物情緒。另外,“西皮”和“二黃”在入唱(或起唱)位置上有明顯的不同。“西皮”的入唱位置在弱拍(如2/4節拍時,在弱拍入唱;4/4節拍時,在次強拍入唱)。“二黃”的入唱位置在強拍(任何節拍均如此)。前者由於是弱拍入唱,且強弱關係時而模糊又時而清晰,增強了節奏的不穩定感和旋律的流動感,因此,西皮唱腔總是給人以婉轉流暢如行雲流水之感;後者由於是強拍入唱,強弱關係比較明確,節奏紮實、穩定,增強了旋律的凝重感和力度感,因此,二黃唱腔總是給人以沉靜、悲涼之感。當然,這些只是它們最基本、最典型的特徵,至於特殊情況的各種特殊處理也是存在的。
劇唱腔主要以著名的 “二黃”和“西皮”兩大聲腔組成,即所謂的“皮黃腔”。關於這兩大聲腔的由來、形成與發展,在此不作考證和論述,僅就傳統京劇唱腔的特點及作用做一介紹。
很多人都知道,“西皮”和“二黃”各有其特定的唱腔結構、旋律模式和調性特徵。那麼,它們的主要特點和作用是什麼呢?在這裡,我們以老生唱腔為例,將“西皮”和“二黃”的主要特徵簡單作一描述和比較。在旋律發展中,由於“西皮”跳進音程較多,整體音區偏高,其調式多以“宮”調式為主,因此,其旋律色調明亮、尖銳、華麗,用平緩節奏處理時,多表現明快、抒情的喜劇情節和愉悅的人物情緒。用輕快或強勁節奏處理時,多表現熱烈、激烈的戲劇場面和活潑、激動的人物情緒。相比之下,“二黃”則以級進音程為主,整體音區偏低,其調式多以“商”調式為主,其旋律的色調暗淡、凝重、平靜,節奏緩慢時,多用來表現壓抑的悲劇情節和憂鬱的人物情緒;節奏強勁時,多表現壓抑、悲壯的戲劇場面和悽楚、悲憤的人物情緒。另外,“西皮”和“二黃”在入唱(或起唱)位置上有明顯的不同。“西皮”的入唱位置在弱拍(如2/4節拍時,在弱拍入唱;4/4節拍時,在次強拍入唱)。“二黃”的入唱位置在強拍(任何節拍均如此)。前者由於是弱拍入唱,且強弱關係時而模糊又時而清晰,增強了節奏的不穩定感和旋律的流動感,因此,西皮唱腔總是給人以婉轉流暢如行雲流水之感;後者由於是強拍入唱,強弱關係比較明確,節奏紮實、穩定,增強了旋律的凝重感和力度感,因此,二黃唱腔總是給人以沉靜、悲涼之感。當然,這些只是它們最基本、最典型的特徵,至於特殊情況的各種特殊處理也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