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孟母三遷、畫荻教子、三遷之教、循循善誘、諄諄告誡、苦口婆心
孟母三遷[ mèng mǔ sān qiān ]
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三次遷居。
出處:漢·趙歧《孟子題詞》:“孟子生有淑質,幼被慈母三遷之教。”
畫荻教子[ huà dí jiào zǐ ]
荻:蘆葦。 用蘆葦在地上書畫教育兒子讀書。用以稱讚母親教子有方。
出處:《宋史·歐陽修傳》:“家貧,致以荻畫地學書。”
三遷之教[ sān qiān zhī jiào ]
比喻選擇居住合適的環境以利於教育子女。
出處:漢·劉向《列女傳》載:孟母帶著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喪;後遷居集市,又跟著學商人自吹自誇;孟母遷居學堂附近,孟子從此學習禮節,要求上學。
循循善誘[ xún xún shàn yòu ]
循循:有次序的樣子;善:善於;誘:引導。指善於引導別人進行學習。
出處:《論語·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諄諄告誡[ zhūn zhūn gào jiè ]
諄諄:教誨不倦的樣子;告誡:規勸。懇切耐心地勸告。
出處:宋·費袞《梁溪漫志》:“命諸子子婦皆坐;置酒;諄諄告誡;家人見公無疾而遽若是;愕眙不知所答。”
苦口婆心[ kǔ kǒu pó xīn ]
苦口:反覆規勸;婆心:仁慈的心腸。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勸導。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得個賢父兄;良師友;苦口婆心的成全他;喚醒他。”
有:孟母三遷、畫荻教子、三遷之教、循循善誘、諄諄告誡、苦口婆心
孟母三遷[ mèng mǔ sān qiān ]
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三次遷居。
出處:漢·趙歧《孟子題詞》:“孟子生有淑質,幼被慈母三遷之教。”
畫荻教子[ huà dí jiào zǐ ]
荻:蘆葦。 用蘆葦在地上書畫教育兒子讀書。用以稱讚母親教子有方。
出處:《宋史·歐陽修傳》:“家貧,致以荻畫地學書。”
三遷之教[ sān qiān zhī jiào ]
比喻選擇居住合適的環境以利於教育子女。
出處:漢·劉向《列女傳》載:孟母帶著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喪;後遷居集市,又跟著學商人自吹自誇;孟母遷居學堂附近,孟子從此學習禮節,要求上學。
循循善誘[ xún xún shàn yòu ]
循循:有次序的樣子;善:善於;誘:引導。指善於引導別人進行學習。
出處:《論語·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諄諄告誡[ zhūn zhūn gào jiè ]
諄諄:教誨不倦的樣子;告誡:規勸。懇切耐心地勸告。
出處:宋·費袞《梁溪漫志》:“命諸子子婦皆坐;置酒;諄諄告誡;家人見公無疾而遽若是;愕眙不知所答。”
苦口婆心[ kǔ kǒu pó xīn ]
苦口:反覆規勸;婆心:仁慈的心腸。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勸導。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得個賢父兄;良師友;苦口婆心的成全他;喚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