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朝向暮光
-
2 # 牧遠年
這難道不是一個問題麼?內容是什麼?不是知識構成的嗎?但又說回來了,沒有知識的內容沒有人願意買單!
知識付費時代,如何包裝起來就是內容所要做的事了!
-
3 # 飛選好課
知識付費是內容付費的一種特殊形式。
內容付費的範圍更寬泛,網際網路上一切收費的UGC和PGC內容都算是內容付費。這就是把原來網際網路上的免費內容變成收費而已。
給大家舉幾個內容付費的例子:
自媒體文章有讚賞功能,這就是內容付費的一種。各大付費問答平臺上的內容也算是內容付費。36氪最近推出的《每日商業精選》,每日精選海量國內外最新資訊,這個內容跟知識無關,主要是一種資訊服務。之前微博推出了V+,使用者可以付費訂閱明星大咖的內容,其中包括一些獨家照片、文章、社群等等的福利。知識付費是特指內容付費中的知識類內容,核心是內容必須要有乾貨。
目前主要的知識付費形式就是付費專欄,例如:得到上的《薛兆豐的北大經濟學課》,喜馬拉雅上的《好好說話》。
所以,兩者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內容,知識類內容收費就是知識付費,其他的內容收費只能算是內容付費。
如果吳曉波開個專欄給你講商業財經知識,收費365元,這是知識付費;
如果吳老師每天給你分享他的旅遊日記,收費365元,這就只能算是內容付費。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什麼樣的內容你會願意付費?
是不是主要還是哪些能更幫你解決問題、提升認知的乾貨內容。
這也就是為什麼知識付費這麼火。
知識付費是目前內容付費的最主要的形式。很多內容可能並不符合知識付費的要求,但是也一定說自己是知識付費,也就是這個原因吧。
內容付費主打內容,任何形式的只要能夠吸引到人的東西都可以用於內容的付費,而其中的形式有很多,比如小說,圖書,故事,都可以用於內容付費。
而知識付費的主打的則是知識二字,只要你的內容能夠用於知識的輸送,能夠讓他人因此而學習,就叫做知識付費。
而這兩種的區別不止是內容和字面上,在平臺上也有區別,比如網易雲課堂主打的就是知識,而喜馬拉雅則主打聽書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