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柒七七七七七七七七
-
2 # 隨緣137003054
科學的解釋是上方谷因為呈葫蘆狀,當燃起大火時,高溫形成了空氣對流,空氣冷熱交替產生水滴,變成了雨。所以司馬一家得以脫命。但個人認為,冥冥之中自有天註定,該怎麼樣就是什麼樣,不該他死就絕死不了,該死的逃也逃不了。就像有些人辛苦一輩子也得不到他想要的,而有些人並不怎麼付出就能得到別人想要的。"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
3 # 七追風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其實歷史上並沒有“火燒上方谷”這個情節,羅貫中這麼寫,就是要讓諸葛亮之死更加悲壯。
正史當中司馬懿一直都是堅守不出,不和諸葛亮正面衝突的。我們可以看出,羅貫中應該是諸葛亮的死忠粉,面對諸葛亮即將“病死”的現實,怎麼去寫,應該是很頭疼的。
就算是“演義”,羅貫中還是要遵守基本的史實的,諸葛亮再神,也有死的那一天。那該怎麼讓諸葛亮死的更悲壯呢?
很簡單,“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一個英雄最大的悲劇,不是敗在敵人手上,而是敗在老天爺手上。
司馬懿,諸葛亮最大的對手。羅貫中想證明,司馬懿並不是諸葛亮的對手,所以才有了火燒上方谷。但是眼看著就要幹掉司馬懿,卻偏偏來一場大雨,是天要救司馬懿?其實羅貫中想說的是:老天爺要讓諸葛亮更悲壯。
火燒上方谷,是諸葛亮最後的表演,證明了他是最耀眼的那顆星,亮度完全遮蓋了司馬懿。
舉世無雙,必會天妒英才,這是英雄才有的落幕。
其實還有一個人,也是這樣的,那就是項羽。
當項羽兵敗來到烏江的時候,烏江亭長要用船接他走,項羽說:“天之亡我,我何渡為!”
這也是英雄的落幕。
歷史上根本就沒有這個事件,是羅貫中編造的。
而作者編造這一情節的目的也很明顯。一是為了刻畫諸葛亮神機妙算的人物形象,來反襯出司馬懿不及諸葛亮;二是為了揭示了蜀不亡魏,魏必亡蜀的情節,為小說結尾蜀國被魏國滅亡的結局做了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