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在《廣韻》裡的讀音是幫母陌韻二等,與「伯」「百」「迫」同音。而「伯」和「百」這兩個常用字在官話中的讀音正好對應了「柏」的兩讀。「迫」字在官話今讀滂母(亦是異變),但也有類似「柏」的兩讀。梗攝二等字(陌韻和麥韻)在官話讀展唇音a和e的如:白、百、窄、蚱、額、赫、客、擇、澤、拍、怕、宅、麥、責、債、策、冊、核、隔、革、摘、謫、*畫、*劃/ 柏、脈讀圓唇音o的如:陌、帛、舶、驀、魄、珀、擘、檗、*虢、*獲、*蟈、*幗、/ 伯、迫兩讀的如:伯、迫、柏、脈(根據常用讀音歸入上下兩類)(帶*的為二等合口字,還是有韻腹為展唇音的)感謝@鍾覺辰 的指正。發現展唇音的讀法在北京官話中更「土」,更口語化,可能說明展唇音是官話固有演變而來的。「柏」字在吳語、粵語、客家語裡都是一讀。在閩語、贛語亦有兩讀,白讀與吳粵客近似,文讀(受官話影響的)開口度都比白讀小。而官話的非常用讀音(姑且稱為文讀),圓唇性質明顯。圓唇音的確如@張冬磊 所說可能是受南方方言的影響形成的。南方人覺得北方人唸的開口小,北方人覺得南方人唸的圓唇(其實並不是圓唇母音,唇音並無開合的對立,但是唇音由於發音部位的特點帶有一定撮唇的性質,在音變中會對韻母造成影響)。然後雙方都覺得自己的發音「土」,就互相學(未必是同時的)了。北方的《中原音韻》(1324)裡「伯百栢(柏)廹(迫)擘檗」都是幫母皆來韻(而非歌戈韻,且只有一讀),讀如bai。而同期更晚的《洪武正韻》(1375)裡「百佰伯迫柏栢」讀幫母陌韻(而非皆韻,且只有一讀),讀如bo。雖然《洪武正韻》是從古的,但是某種程度上也是南方統治集團語音的反映。@張冬磊 引用的《韻會定正》(1390)亦是對《洪武正韻》的修訂,也反映了這一現象。也許就是在《洪武正韻》之後的時間裡,北方出現了bo的讀法,學的南方。還有一點是,朱棣遷都北京後,將大批南方士人帶入北京,這時的北京音也受了南京音相當大的影響,亦有明代官話以南京音為基礎的說法(魯國堯:明代官話及其基礎方言問題——讀《利瑪竇中國札記》,1985)。而這一切,離不開《洪武正韻》的基礎。明代南方音對北京音影響有多大,是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柏」在《廣韻》裡的讀音是幫母陌韻二等,與「伯」「百」「迫」同音。而「伯」和「百」這兩個常用字在官話中的讀音正好對應了「柏」的兩讀。「迫」字在官話今讀滂母(亦是異變),但也有類似「柏」的兩讀。梗攝二等字(陌韻和麥韻)在官話讀展唇音a和e的如:白、百、窄、蚱、額、赫、客、擇、澤、拍、怕、宅、麥、責、債、策、冊、核、隔、革、摘、謫、*畫、*劃/ 柏、脈讀圓唇音o的如:陌、帛、舶、驀、魄、珀、擘、檗、*虢、*獲、*蟈、*幗、/ 伯、迫兩讀的如:伯、迫、柏、脈(根據常用讀音歸入上下兩類)(帶*的為二等合口字,還是有韻腹為展唇音的)感謝@鍾覺辰 的指正。發現展唇音的讀法在北京官話中更「土」,更口語化,可能說明展唇音是官話固有演變而來的。「柏」字在吳語、粵語、客家語裡都是一讀。在閩語、贛語亦有兩讀,白讀與吳粵客近似,文讀(受官話影響的)開口度都比白讀小。而官話的非常用讀音(姑且稱為文讀),圓唇性質明顯。圓唇音的確如@張冬磊 所說可能是受南方方言的影響形成的。南方人覺得北方人唸的開口小,北方人覺得南方人唸的圓唇(其實並不是圓唇母音,唇音並無開合的對立,但是唇音由於發音部位的特點帶有一定撮唇的性質,在音變中會對韻母造成影響)。然後雙方都覺得自己的發音「土」,就互相學(未必是同時的)了。北方的《中原音韻》(1324)裡「伯百栢(柏)廹(迫)擘檗」都是幫母皆來韻(而非歌戈韻,且只有一讀),讀如bai。而同期更晚的《洪武正韻》(1375)裡「百佰伯迫柏栢」讀幫母陌韻(而非皆韻,且只有一讀),讀如bo。雖然《洪武正韻》是從古的,但是某種程度上也是南方統治集團語音的反映。@張冬磊 引用的《韻會定正》(1390)亦是對《洪武正韻》的修訂,也反映了這一現象。也許就是在《洪武正韻》之後的時間裡,北方出現了bo的讀法,學的南方。還有一點是,朱棣遷都北京後,將大批南方士人帶入北京,這時的北京音也受了南京音相當大的影響,亦有明代官話以南京音為基礎的說法(魯國堯:明代官話及其基礎方言問題——讀《利瑪竇中國札記》,1985)。而這一切,離不開《洪武正韻》的基礎。明代南方音對北京音影響有多大,是個值得研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