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849300283379

     做夢是人體正常的生理現象。夢是在快眼動睡眠情況下進行的,會被記住;相反在非快眼動睡眠情況下的夢,不會被記住,我們也不會意識到。每個人每晚都會做夢,因為人類的腦細胞總是在不停活動,人在睡眠過程中,意識的清晰度會下降,當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回憶和想象刺激人的大腦皮層的某些部分並留下痕跡,當大腦皮層的這些部分在人的睡眠中還保持著興奮狀態時,日常生活中留下的痕跡就活躍起來,引起了夢,夢是外界因素在人腦中的存在.經常聽到有人抱怨"作了一夜的夢,一宿沒休息好","晚上夢多,簡直沒有睡著"。那麼真的是做夢耽誤了休息嗎?做夢是大腦不曾休息或休息不好的表現嗎?這種觀念是不對的,做夢並能回憶夢境並非睡眠不深的指標,也不能說做了夢就表示沒有睡好。實際上,做夢是一種生理現象,不管你有沒有夢的回憶,你每天晚上畢定要做4~5迴夢。因此說整夜做夢或沒有做夢都不現實,也談不上夢多夢少。有研究表明,夢感與失眠的程度沒有必然的聯絡。也就是說,有無夢感和夢感的程度均不能作為失眠與否及失眠程度的客觀指徵。那麼,為什麼會有前面的抱怨呢?有學者透過調查分析,認為與下列因素有關:(1)睡眠知識及睡眠與夢感的關係所知甚少。(2)與人的情緒狀態有關。(3)對自己的健康過分關心,對夢感過分關注,導致夢感增強。反過來又加重對健康的擔心,對失眠的恐懼,以至形成惡性迴圈。(4)在REM睡眠中和後期覺醒更可能回憶起夢的內容。(5)個體功能狀態差異,不同的個體的夢感不同,甚至同一個體在不同時期,不同功能狀態,夢感也不盡相同,所以,有的人會感覺一段時間夢多,而另一段時間夢少。另外,部分人雖然沒有明顯的失眠,但是在夜裡做夢後白天就感到有氣無力,其實這是一種心理因素所致。做夢者總是把夢中的內容和自己心情不愉快的事情聯絡在一起,使思想負擔加重,情緒受到壓抑,從而出現種種不適現象。做夢本身對人及睡眠都有一定的益處,除非你夜夜驚夢不得安眠,日間有明顯嗜睡,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則應找醫生看看,尋找原因並進行治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時候買車最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