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速速影片

      根據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特點,詳解如下:  1. 出生後 發出叫喊的聲音:餓了的時候,身上不舒服的時候。這種叫喊完全是由生理的需要引起的。  2. 約2-3個月 “牙牙學語”的聲音:吃飽的時候,身上舒服的時候。能聽到a—a、e—e—e、k—k、h—h等聲音。這些聲音也並不是言語,只是兒童的一種良好的自我感覺的表現。  3. 約半歲 發出音組:如,ma-ma、ba-ba、da-da、na-na,等。這時兒童用不同的聲音表示不同的情緒,例如,哭的原因不同(如飢餓、疼痛、假哭)而夾雜著一些不同的聲音。這仍然不是言語,最多隻是為言語的發生準備條件而已。  4. 約7-8個月 形成了最初的言語活動。  約7—8個月時,由於多次感知某種物體或動作並同時聽到成人說出關於這一物體或動作的詞,在頭腦裡就建立起這一物體或動作的形象和詞的聲音之間暫時聯絡,以後只要聽到這個詞的聲音就能引起相應的反應。  5、 約10—11個月起,在詞的聲音和物體或動作聯絡的基礎上,逐步過渡到對詞的內容發生反應。  兒童不再對相似的音調發生反應,而是開始“懂得”詞的意義,對詞的意義發生反應。  詞開始成為言語訊號,即第二訊號。  這時的詞音在引起兒童反應上具有基本意義的,還不是詞的內容,而是詞的音調,只要音調相似的詞音,都可以引起兒童的相同的反應。例如,不管是“貓貓”,還是“帽帽”,“饃饃”,都能應起兒童訊尋找貓的反應。  這時詞的聲音還不是言語訊號或訊號的訊號,而仍然是屬於第一訊號系統的活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諸葛亮說劉備占人和,能戰勝曹操天時和孫權地利,為何蜀漢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