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這麼一個部門主管,準備了開始一個專案,前期工作準備的轟轟烈烈,但該主管並沒有任命一個專案經理,也不關注專案中什麼里程碑,只是靠一個秘書將自己的思路變為現實。 第一週:專案前期的工作重點是趕緊把人找齊然後開始幹活,秘書在主管的指導下,到處要人,確認人員到位時間; 第二週:人員到位後,開展培訓工作,讓所有人員瞭解跟這個專案相關的重點內容,聯絡老師、確認課程、定會議室並組織培訓等; 第三週:培訓完成,主管根據自己的思路,一會兒安排人做這個事情,一會兒又安排人做一下那個,所有人員對所做的工作很迷惑,不知道這些工作跟當前的專案到底有什麼關係; 第六週:隨著專案的發展,主管也慢慢覺得專案有些不可控制,就讓秘書把專案管理起來,秘書不知道專案的里程碑和主要內容,也不知道哪些環節是監控點、什麼時候要輸出什麼,就去問主管,主管答覆你把我安排下去的工作監控好就可以了; 第九周:秘書監控了一段時間,發現主管根本不關注這些工作的輸出,終於有一天,秘書被主管叫到辦公室,大聲的訓斥:你到底是怎麼管理這個專案的?秘書一臉茫然。
21
回覆列表
  • 1 # PMO

    原因分析:

    但從專案管理的角度看,該主管一開始將自己定位成為專案經理,將想的前期準備、專案中的工作分解WBS等工作都承擔了下來。

    然而,隨著專案的開展,該主管突然發現自己並沒有很好的將專案管理起來,導致專案工作失控,就趕緊臨時確定了一位專案經理,而該專案經理就是他的秘書。

    秘書畢竟不是專案經理,沒有專案管理的整體概念,只是按照要求將蓋主管安排的工作監控起來,而蓋主管其實關注的並不是這些工作的輸出。

    其實該主管心裡想著該專案應該能在某個階段有某個輸出,但又不知道如何合理的安排工作才能產生這些輸出,所以就將專案不成功的責任定給了所謂的專案經理-秘書。

    改進措施:

    1、儘快確認一個合適的專案經理來管理這個專案;

    2、該主管要將對該專案的期望明確地傳達給專案經理,這樣專案經理才可以合理安排專案進度(里程碑),並透過專案管理中的工作分解結構WBS、網路圖和關鍵路徑PDM、資源平衡、資源最佳化等一系列專案管理方法和技術的使用,儘早的制定出專案的任務組成,併合理安排各項任務的先後順序,有效安排資源的使用,特別是專案中的關鍵資源和重點資源,從而保障專案的順利實施,並有效降低專案成本;

    3、有了專案經理,該主管就不用擔心專案不可控了,但需要透過與專案經理共同明確專案範圍,並由專案經理有效控制專案範圍,透過專案計劃、執行狀況的檢查以及PDCA工作環的應用,增強專案的可控性;

    4、該主管可以透過專案經理的定期彙報,掌握專案進度以及專案所遇到的不可控因素,從更高層面幫助專案經理解決專案運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臉上長斑吃三七粉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