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史記聞

    虎符

    首先,國史君(國史通論)想講一下“符合”一詞的來歷——古代(主要是漢朝及以前)將軍帶兵,身上需要有兩件寶貝,一件是大將軍印,一件是兵符。兵符一般都做成虎的形狀,所以又被稱為“虎符”。

    左符與右符

    虎符基本上都是分成左右兩部分,右符儲存在中央,左符由將軍儲存,這兩部分有子母口可以組合在一起,當國家有戰事之時,中央如果需要調動部隊,則需派遣使者帶著使節以及右符前往軍營,當左右兩符能夠完全組合,即“符合”之後,將軍才可以聽從號令,調動軍隊。

    竊符救趙

    李白《俠客行》中寫到:“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講的就是信陵君在魏安釐王二十年(公元前257年)“竊符救趙”的故事。當時秦軍圍困趙國都城邯鄲,趙國向魏國求救,但是魏國懼怕秦國不敢出兵。情急之下,信陵君魏無忌聽取了侯贏的計策,借魏王姬妾如姬之手竊得儲存在中央的右符。

    信陵君雕塑

    但是當時的軍隊主將晉鄙卻對此產生了疑問——“晉鄙合符,疑之,舉手視公子曰:‘吾今擁十萬之眾,屯於境上,國之重任。今單車來代之,何如哉?’”信陵君帶去的朱亥瞬間從袖子中掏出了重達四十斤的鐵錘,捶死了晉鄙,從而奪取魏國兵權,成功擊敗秦軍、救援了趙國,同時也鞏固了魏國在當時的地位。

  • 2 # 納葉梧巖

    就拿現代的印章與虎符類比,你偷了別人印章偽造調令,印章雖真,但還必須有排版格式、行文規範、呈辦程式。虎符、印章,是用來表明某人在辦理自己職權範圍之內的事時,確屬按規辦事,增強自己行為可信度與嚴肅性以應對他人質疑的。你都不攻自破了,誰還會質疑你什麼呢?另外說句題外話,假設你身為縣令,拿著蓋有玉璽的聖旨辦事,別人都會服從你;仍假設你身為縣令,拿著玉璽辦事,那別人只會剿了你、繳了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朴槿惠為什麼走向今天的地步,這背後到底有什麼樣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