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249428705238

    挺有意思的問題~

    首先,數脈多見於熱證,也可以見於裡虛證。而發熱可見於熱證,亦可見於寒證。寒證不出現數脈並不奇怪,譬如《傷寒論》中的中風表虛證和傷寒表實證,均可見發熱,而前者脈浮緩,後者脈浮緊,都沒有伴數脈。

    那麼,為什麼熱證也未必出現數脈呢?

    先說三個公認的觀點:

    正常成人的脈率為60~100次/分。通常體溫每升高1℃,脈率會隨之增加10~15次/分。中醫理論中的“數脈”是指脈來急促,一息五至以上而不滿七至者(脈率達90~120次/分)。

    有些年輕人以及很多運動員的基礎脈率偏低,有的甚至有竇性心動過緩(心率<60次/分),這些人發熱的時候,如果體溫僅輕度升高,那麼脈率低於90次/分(亦即脈不數)的可能性還是有的。

    至於臨床意義,或許可以聯絡到 “舍脈從症” 的說法。

    比如,一位發熱的患者(非壯熱),表現出口渴欲飲、面赤心煩,或咳痰黃稠、大便乾結、小便短黃等一派熱象,然而診其脈不數,這時可以問一下該患者是否經常運動,或者是否有竇性心動過緩,若是,則可以更有把握地舍脈從症,即辨為熱證。

    另外,這也提醒我們辨脈主病不可過於死板,正如《景嶽全書·脈神章·真辨》提到的:

    如浮雖屬表,而凡陰虛血少,中氣虧損者,必浮而無力,是浮不可以概言表。沉雖屬裡,而凡表邪初感之深者,寒束皮毛,脈不能達,其必沉緊,是沉不可以概言裡。數為熱,而真熱者未必數,凡虛損之證,陰陽俱困,氣血張皇,虛甚者數必甚,是數不可以概言熱。遲雖為寒,凡傷寒初退,餘熱未清,脈多遲滑,是遲不可以概言寒。弦強類實,而真陰胃氣大虧,及陰陽關格等證,脈必豁大而弦健,是強不可以概言實。微細類虛,而凡痛極氣閉,營衛壅滯不通者,脈必伏匿,是伏不可以概言虛。

    因此,說到底,關鍵還是要重視四診合參。

    能想到的暫時只有這些,期待大神指正和補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芍當歸川芎熟地煮湯喝有什麼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