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74056550451

    恆星,顧名思義,就是恆定不動或永恆不變的星。的確,從表面上看,恆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似乎是固定不變的。古代人看到織女星旁有幾顆小星構成梭子的形狀,就起名叫梭子星;又看到牛郎星和附近的兩顆星樣子像個扁擔,就起名叫扁擔星。古時候的梭子星和扁擔星,今天看來仍然像梭子和扁擔。難道這些恆星在天空中真的一動不動嗎?不,絕不是這樣。所有的恆星和我們的太陽一樣,都處在永恆的運動變化之中,但由於恆星太遠,它們的運動變化肉眼難以覺察。打個比方,鳥兒在眼前飛過,一閃即逝;而飛機速度比鳥快得多,我們卻感到它飛得很慢;月亮運動速度又遠比飛機快,然而明月當頭時,我們卻常常感到它靜止不動。儘管人眼難以察覺恆星的位移,但聰明的人類發明的天文儀器卻可以精確地測出天體在空中的位置變化。根據天文儀器的觀測和計算,我們今天看到的北斗七星,大約在10萬年前,斗柄要比現在長得多,鬥也不像個鬥,倒像個鏟子。10萬年以後,斗柄會變得十分彎曲,梯形的鬥會變得像個扁平的“勺”。可見恆星在運動,恆星位置並不固定。恆星不恆,除了位置的變化以外,還有亮度的變化和自身生老病死的變化。我們知道在恆星世界中,光度的差別極其巨大。有的星光度大到太陽的幾十萬倍,而有的星的光度僅為太陽的幾十萬分之一。恆星光度的大小又與它們的體積有關。天文學上把光度小的星叫矮星,光度大的叫巨星,光度特別大的叫超巨星。大多數恆星在幾千年甚至幾百萬年中,其亮度沒有明顯的變化。但也有一些恆星,卻經常發生亮度的變化,這類恆星叫變星。變星亮度變化的原因很多,有的是雙星,一亮一暗,圍繞共同的重心不停地旋轉,有時亮星在前,有時暗星在前,看上去就產生了週期性的亮暗變化。也有的星定期地收縮和擴張,好像脈搏的跳動一樣,叫脈動變星,也會產生亮暗變化。變化最突然、最劇烈的是“新星”。“新星”並不“新”,只是原來比較暗,肉眼看不見,由於內部突然發生變化,光度大大增強,好像新出現的一顆星似的,所以叫“新星”。自古以來,人類有許多關於新星爆發的記載,中國古代有關新星的記錄就十分豐富。在銀河系中,目前觀測到的新星已有200多顆。比普通新星爆發規模更大的新星叫“超新星”。超新星是罕見的天象。著名的蟹狀星雲就是中國宋代公元1054年記錄下來的Taurus超新星爆發後的遺蹟。這顆超新星爆發時亮度超過金星。近代人們稱它為中國新星。變星、新星、超新星的存在說明恆星不恆。此外,恆星也有生老病死,也有自己的年齡,它們並不能萬壽無疆,永恆存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香煎雞腿的做法,香煎雞腿怎麼做好吃,香煎雞腿的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