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gccghcc

    洪澇災害的形成兩方面的屬性,自然屬性和社會經濟屬性。所以洪澇災害的形成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自然條件:洪水是形成洪澇災害的直接原因。只有當洪水自然變異強度達到一定標準,才可能出現災害。主要影響因素有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和地形地勢。第二,社會經濟條件:只有當洪水發生在有人類活動的地方才能成災。例如,每年江河中下游地區都是受洪水威脅最大的地區,而該地區水資源豐富、土地平坦,又是中國的經濟發達地區。洪澇大致上又可以分為河流洪水、湖泊洪水和風暴洪水等。其中河流洪水依照成因不同,又可分為以下幾種型別:暴雨洪水、山洪、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和潰壩洪水。河流洪洪澇中影響最大、最常見,如果流域內暴雨長時間積蓄就會造成河流水位不斷上升,從而引發堤壩決口,造成地區重大損失,甚至會造成大量人口傷亡。從其發生的機制來看,洪澇災害有三個明顯的性質,即季節性、區域性和可重複性。如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洪澇幾乎全部都發生在夏季,並且成因也基本上相同,而在黃河流域則有不同的特點。同時,洪澇災害具有很大的破壞性和普遍性。洪澇災害不僅對社會有害,甚至能夠嚴重危害相鄰流域,造成水系變遷。並且,在不同地區均有可能發生洪澇災害,包括山區、濱海、河流入海口海口、河流中下游以及冰川周邊地區等。但是,洪澇並不是不能防禦的,雖然人們不可能根治洪水災害,但卻能儘可能地減小災害的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養殖牛蛙有“錢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