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飲茶o
-
2 # 烽火A數碼
脾虛溼熱的症狀﹕脘腹痞悶,納呆厭食,噁心嘔吐,身體倦怠。大便溏洩不爽,小便短赤。或肌膚髮黃,皮膚髮癢,或身熱起伏,汗出熱不解。舌紅苔黃膩,脈濡數在日常飲食上不要吃太過於油膩的食物,油膩是脾所不喜歡的,會加重脾臟的負擔,要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像豆類,魚類,蔬菜類等。平時可以喝 隨草記的埤泰茶,補氣健脾,養陰益肺,深度滋養,提升免疫力。
-
3 # 使用者9020153659432
脾虛溼熱的症狀﹕脘腹痞悶,納呆厭食,噁心嘔吐,身體倦怠。大便溏洩不爽,小便短赤。或肌膚髮黃,皮膚髮癢,或身熱起伏,汗出熱不解。舌紅苔黃膩,脈濡數
在日常飲食上不要吃太過於油膩的食物,油膩是脾所不喜歡的,會加重脾臟的負擔,要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像豆類,魚類,蔬菜類等。
平時可以喝?#160;隨草記的埤泰茶,補氣健脾,養陰益肺,深度滋養,提升免疫力。
中醫看病主要以辨證論治為主,辨病和辨症相結合。中醫的特點是整體思維,辨證論治。通俗點說就是,中醫看病是透過中醫望聞問切四診瞭解病人的症狀,體徵等情況,然後透過綜合分析給出最後的中醫診斷,然後根據診斷進行處方用藥。這一系列的過程就包括了中醫的兩大基本特點。因此,患者找中醫看病,不能就淡淡說一個病名,甚至僅僅是一個西醫診斷的病名。哪怕僅僅只給出單一的一兩個症狀也是遠遠不夠的。學過統計的都知道,樣本量越大,那麼最後統計概括的結果就越接近整體。同樣,對於中醫辨證分析過程來說,從患者一方以及自己能夠收集到的症狀表現(也包括程度輕重)越多,那麼對於最後給出的診斷結論就越接近患者的真實情況,單單給出一個病名,或者一兩個症狀,那不是讓醫生給治病,那是讓醫生給他猜病,然後根據猜測的可能情況給出干預用藥。試問,這種情況患者敢服用藥麼?這種情況醫生足夠負責麼?因此,患者要找醫生看病就需要把自己感覺到的不適,儘可能詳盡的告訴醫生,除此之外,因為中醫看病不僅僅是著眼於這個病,更多的是著眼於這個人,因此就需要綜合瞭解病人的體質情況,居處環境地理天氣情況,以及心情、飲食、睡眠等生活狀況。這就是為何往往中醫對於求醫的患者,對於他們單純說一個病,或者一兩個症狀無從下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