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磨石旅行與創作手記

    作為老師,想必大家均經常碰到類似問題。而且也特別頭痛。

    這個現象的起源,是家長對孩子的期望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家長希望老師能給自己的孩子更多的關照,如調個好座位、多提問、讓孩子當幹部……對此,如果老師推辭,一些家長會有各種想法,甚至生氣;如果接受,則有悖師德。

    那麼該如何處理呢?

    第一,是理解。首先要抱著理解這樣的做法的家長的心態。畢竟他是站在孩子的發展的角度出發,他的出發點是好的,只是手法不對而已。理解的意思,是要把這個當成人之常情。

    第二,對於家長的要求,合理則受,無理則拒。原則不可破,但是人情可以有。只要你展示出來你也是真心為他的孩子好,而這樣的做法,只會在孩子的心中造成不好的影響,不利於孩子人生觀的形成。家長還是能說得通的。

    第三,定規則,定製度在前頭。把各種潛規則的後門先堵住了。“醜”話說在前頭。有些家長想透過走“後門”,讓自己的孩子得到正常情況下無法獲得的某些機會和榮譽。應該把“醜”話說在前頭:在第一次開家長會時,就把班幹部輪換、三好學生評選等程式和制度通告給家長,讓家長和學生心中有數,並進行監督,從而保證管理的公開公平。

    第四,以身作則,事實勝於“雄辯”。我想只要你的做法,讓各位家長看出來,是出於公心,沒有私心,出於孩子的成長考慮,任何家長對於你的安排是沒有成見的,沒有成見,不詢私門,則家長無成見,無成見,則家長自然這樣的做法就少了。

    最後,做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正確處理好家長,孩子和個人三者關係,相當重要,有原則,有規矩,有說教,做法正,則自然能輕易化解各類“特權”家長的要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影天行者講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