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憂愁雨落風吹散

    香港鬼片啊,個人認為從上世紀60,70年代邵氏電影說起。那時生產的香港電影可以說是香港電影的萌芽時期,出產的電影在今天看來特技可能比較簡樸粗糙,但它本身的動作以及演員演技卻相當豐富,雖是發展初期,但其巨大潛力可見一斑。

    而在鬼片方面,雖然老電影特效落後帶來觀影體驗度降低,但其自帶濃郁的幽暗的色調卻恰恰加強了恐怖氛圍,我看過《邪》舊版《倩女幽魂》等部分邵氏舊影片,在特定氛圍下觀看畫質較好,往往能給你一種籠罩心頭的驚悚氣息。這已可以證明它的過人之處。隨著香港電影往後發展進入香港好萊塢時期,鬼片的發展呈現井噴式的多元化巔峰。記憶尤深的有猛鬼系列,陰陽路系列,山村老屍,殭屍先生系列也伴隨鬼怪,靈氣逼人。可以說這些電影都是許多人童年的陰影,其影響深遠之至。先講到這

  • 2 # 巴塞電影

    對於香港電影來說,鬼片一直是個叫好又賣座的重要拍攝題材。可是在整個電影史中,香港鬼片卻是處於比較尷尬甚至是廉價的地位,很少有人會嚴肅地對待香港鬼片。

    對於這樣一個碩大的題目,我們有必要將其搬上正臺。從10年代香港鬼片起步,到30年代出現第一個鬼片高峰期,一共出產了15部鬼片,同時也誕生了中國第一位恐怖大師馬徐維。40、50年代是一段沉寂期,由於受到之前純港式鬼片的影響太深,這期間的鬼片一直處於被束縛的狀態,缺乏創新之處,於是香港鬼片發生了小幅度的倒退。

    70年代則是香港鬼片最為盛行的時期。在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後,再加上對好萊塢電影的學習,終於爆發出一眾引領鬼片新浪潮的好片如宋存壽的《古鏡幽魂》和胡金銓的《山中傳奇》等。到了80、90年代,在經歷了數十年波浪式的前進後,香港鬼片此時已經基本成熟,但已遠不及當年的巔峰了。

    而香港鬼片處於如此不被重視的地位,原因大致有二。首先是在香港的鬼片市場中,各個要素都是固定的,即使是難得的佳作也遵循的是相同的模式。鬼片本來就是中小成本拍攝的電影,在模式如此固定情況下,自然很難創新,也很容易造成觀眾的疲憊感和厭倦感。

    其次是大多數香港鬼片的主題都是單純地與“鬼”掛鉤,最常見的就是情感救贖和沉冤得雪。這既是優點,將其與歐美恐怖片區分開來;又是缺點,限制了鬼片躍及藝術層面的昇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齒筧有什麼價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