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普狂,不灌膠的時候感覺海綿發死發硬,小力量掛球不是很穩定,手感發死所以落點感覺很模糊,輪開了也很難打透,灌膠之後這個情況有點改善,但是仍然感覺打不透;由於打不透,所以球質很難發揮。
其次說一下省狂,不灌膠的時候感覺跟普狂區別不大,只是發大力的時候感覺硬中多了一點彈性,出球比普狂輕鬆一些;灌膠之後省狂提升比較明顯,海綿變得硬中帶軟,透板,發力之後能明顯感覺海綿吞吐,球的弧線開始變賊明顯感覺速度力量旋轉比普狂要好一些。
最後是國狂,不灌膠的時候就能明顯感覺到國狂和省狂普狂的感覺,海綿很柔和彈性大,小力量能感覺到國狂很吃球,膠面摩擦力也要比省狂和普狂好一點(可能是海
綿柔和的原因),由於海綿手感柔和,所以容錯性也要好一些,小力量掛球就能打出不錯的旋轉,弧線好命中率也高,不灌膠也能打出不錯的力量來;灌膠之後國狂
的提升比較明顯,海綿變得柔彈,發力以後能感覺到球像被抓住然後狠狠的甩出去那種感覺,球落臺之後下扎比較明顯,壓板程度要比普狂和省狂都要大,不然會導
致出界球,當然適應後你就會沉醉於這種美妙的感覺中。
其次說一下這三種狂飆的灌膠情況,普狂-省狂-國狂 的吃膠量也是遞增的,大約省狂是普狂的2倍,國狂是省狂的1.5~2倍的樣子。
總之國狂在膠水的輔助下,中等力量就能打出不錯的威力,省狂在膠水的輔助下掄開了也能打出很高的球質,普狂對發力要求太高了,很難打透。所以有條件的建議直接上國狂,囊中羞澀上省狂,再次選擇其他的替代品,普狂還是不適合大多數人(當然會挑的另當別論)
首先說普狂,不灌膠的時候感覺海綿發死發硬,小力量掛球不是很穩定,手感發死所以落點感覺很模糊,輪開了也很難打透,灌膠之後這個情況有點改善,但是仍然感覺打不透;由於打不透,所以球質很難發揮。
其次說一下省狂,不灌膠的時候感覺跟普狂區別不大,只是發大力的時候感覺硬中多了一點彈性,出球比普狂輕鬆一些;灌膠之後省狂提升比較明顯,海綿變得硬中帶軟,透板,發力之後能明顯感覺海綿吞吐,球的弧線開始變賊明顯感覺速度力量旋轉比普狂要好一些。
最後是國狂,不灌膠的時候就能明顯感覺到國狂和省狂普狂的感覺,海綿很柔和彈性大,小力量能感覺到國狂很吃球,膠面摩擦力也要比省狂和普狂好一點(可能是海
綿柔和的原因),由於海綿手感柔和,所以容錯性也要好一些,小力量掛球就能打出不錯的旋轉,弧線好命中率也高,不灌膠也能打出不錯的力量來;灌膠之後國狂
的提升比較明顯,海綿變得柔彈,發力以後能感覺到球像被抓住然後狠狠的甩出去那種感覺,球落臺之後下扎比較明顯,壓板程度要比普狂和省狂都要大,不然會導
致出界球,當然適應後你就會沉醉於這種美妙的感覺中。
其次說一下這三種狂飆的灌膠情況,普狂-省狂-國狂 的吃膠量也是遞增的,大約省狂是普狂的2倍,國狂是省狂的1.5~2倍的樣子。
總之國狂在膠水的輔助下,中等力量就能打出不錯的威力,省狂在膠水的輔助下掄開了也能打出很高的球質,普狂對發力要求太高了,很難打透。所以有條件的建議直接上國狂,囊中羞澀上省狂,再次選擇其他的替代品,普狂還是不適合大多數人(當然會挑的另當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