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醉酒仙翁

    飲下一瓢濁酒消耗掉剩餘的歡樂,這樣今晚就能暫時告別夢中的寒冷和孤寂了。

    全詩: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出處:

    逸詩有《驪駒》篇雲:“驪駒在門,僕伕具存;驪駒在路,僕伕整駕。”客人臨去歌《驪駒》,後人因而將告別之歌稱之為“驪歌”。今天的《驪歌》多指一首在中國流行於20年代到40年代的學堂樂歌,又名《送別》。李叔同作詞,美華人奧德維作曲。

    李叔同(弘一法師)其人:

    驪歌《送別》的作者是弘一法師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於天津。既是才華橫溢的藝術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於一身,在多個領域,開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

    他將中國古代的書法藝術推向了極至,“樸拙圓滿,渾若天成”,魯迅、郭沫若等現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師一幅字為無上榮耀。他也是向中國傳播西方音樂的先驅者之一,所創作的《送別》就是借用了外國曲目。

    他卓越的藝術造詣,先後培養出了名畫家豐子愷、音樂家劉質平等一些藝術大師。他苦心向佛,過午不食,精研律學,弘揚佛法,普渡眾生出苦海,被佛門弟子奉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也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盡的精神財富。

    擴充套件資料: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如此悽迷陰柔、詞淺意深但哀而不傷的詞句,配以相當中國化的舒緩旋律,就很難不成為中國的名曲——尤其是在新舊交替、道術滅裂的二十世紀。

    這首歌已經成了新的“陽關三疊”,“四千餘年古國古”的二十世紀華人,已經用這首歌“送別”了太多的東西。

    由於《驪歌》所傾訴的迷惘惆悵之情很能代表當時大所數青年學生和知識分子的心緒,因此獲得廣泛的喜愛,並且賦予這首歌以當時的歷史感和時代感的品格。《驪歌》因為1982年由女作家林海音的《城南舊事》改編的同名電影而更加廣為人知。

    李叔同先生、即後來的弘一法師在圓寂前留下了這樣一句話:悲欣交集。《驪歌》的美是最傳統的,離情別緒,永遠能夠撥動華人的心絃。這也是直到今天《驪歌》這首藝術歌曲歷經幾十年傳唱經久不衰,成為經典名曲的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利達勇士系列哪個好?價格1000到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