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結構設計獅
-
2 # cnBeta
美國宇航局(NASA)的洞察號(InSight)探測器,旨在深入火星地表並收集包括溫度在內的一些科學資料。
然而由於在著陸點的選擇商出現了意外,綽號為“鼴鼠”(Mole)的一款小型儀器(一種微型打樁機)一直難以順利前進。
經過一年的拉鋸,NASA 決定動用洞察號自帶的機械臂和多種其它工具,希望此舉能夠幫助“鼴鼠”順利向火星地下掘進。
沒想到的是,火星土壤似乎比預期的更硬,給這隻從地球遠道而來的機械“鼴鼠”造成了相當大的麻煩。
此前,NASA 已經過多次嘗試,並在過去幾個月裡嘗試過在備用的位置打洞,可惜專案進度一拖就是差不多一整年。
反思之後,NASA 終於決定採取更加雷厲風行的手段 —— 直接呼叫機械臂,幫助“鼴鼠”向火星地下推進。
由於尖端的繫繩很是敏感,因此 NASA 之前一直憋著沒有使出這個大招。畢竟在下壓的同時,還需要冒著裝置可能在無意中被損壞的風險。
但是現在看來,研究團隊只能“二選一”—— 要麼讓“鼴鼠”一直就這麼耗著,要麼就冒著任務提前終止的風險。
題圖展示了 NASA 如何透過地球上的洞察號工程樣機來模擬測試推動“鼴鼠”探針的效果,在極力保證不損壞儀器的前提下,該過程將很快在火星上覆現。
按照計劃,洞察號將會向火星地面深處安裝一個溫度探針,該儀器使用自錘原理,依靠火星土壤的摩擦力,將探針釘入火星地面以下至少5米的深度。但是儀器僅僅釘入瞭解2月份開始,科學家經過大量的地面模擬,現在制定了一個搶救計劃,希望拯救陷入困境的洞察號。
此前,科學家已經移除了用來固定探針位置的一個支撐裝置,發現探針周圍的土壤鬆動,無法提供足夠的摩擦力抵消來自探針的自錘後坐力,因此,科學家現在的方案是:首先透過探測器的一個機械臂將探針周圍的土壤壓實,以便為探針的繼續深入部署提供足夠的摩擦力,如果該方案無效,科學家的最後一招是將該機械臂抵在探針上,用“蠻力”來幫助探針繼續深入。目前,該方案已經實施,美國宇航局正在密切關注進展情況。公眾也可以透過美國宇航局洞察號任務網站檢視探測器發回的實時影象資料。雖然看起來這個方案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希望可以搶救這個在5500萬公里之外的機器人的生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