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蕭看風雲
-
2 # 橘子豬711
我想對於這個問題從三個年齡角度探究一下。
第一階段.幼兒到少年
許多的孩子去串門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因為在上學之前他們無法決定自己的活動範圍,只有和父母或者家人去串門,因此這種串門去親戚家是無自主性的。那麼他們願意?我想大部分的孩子是願意的,因為他們不僅能得到好吃的更主要的是有紅包拿。
第二階段青中年成人
對於年輕人來說一般不願意去,因為會被問及各種問題,比如姑姑會問你工作,問收入,問有沒有物件了,如果你不幸是個大齡青年那麼會問的更嚴重。
對於許多中年人來說,串門是必須的,他們肩負著家庭的重任和父母的使命,以及同為親兄弟姐妹的感情,因為必須去串串。
第三階段長輩老人
基本就不會走動了,就被串門了。
對於我來說,我還是喜歡去串門的,走走親戚,一是敘敘舊,看看長輩;二是和表兄弟,表姐們聯絡一下感情,更深去交流一下,也想看看能不能在未來工作中有沒有能合作的事情;三是帶孩子去看看,教育孩子要尊敬長輩,更透過這樣的方式傳承中華節日文化,我覺得很好。其實能用多長時間呢,過節七天也就1-2天差不多了,剩下的時間自己幹嘛都成。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很有意思,現在回家過年面對七大姑八大姨已經成為人們社交中最正式也最熱鬧的場景,太多的所謂人際社交的因素會很常見,詢問工作,生活甚至於一些自己不願意向別人公開的私人問題是親戚們較熱衷或者比較關切的事情,對於不少年輕人來說,那差不多相當於嚴刑拷問,而因為代溝的原因,她們理所當然地認為這是關切的表現而樂此不疲,不同的生活生長環境,教育層次等因素使人們對這些事情有不同的認知,而這認知存在著巨大的差距,讓人們難以在較短時間內得到融合平衡,便會讓人們產生不同的反應。像混得很好的便牛氣沖天,高調裝逼,使自己的虛榮心得到張揚滿足,而混的不好的便總想躲在不顯眼的角落儘量不引人注意,害怕她們知道自己的困境。對我個人來說,其實是很平常地願意面對的,因為這本來就是一年中難得的歡聚的機會,血濃於水,不管她們如何,也是帶著關切,而自己的生活與未來,始終是自己去面對,不見得會因為她們是否關切,詢問等有些什麼改變,平常心面對就好。或者,也有可能在這交往溝通中,獲得一些新的認知或機會呢?坦蕩面對,勇敢擔當,平常心應對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