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體裡行

    按薩特的話來說,存在先於本質,無分性別。人對自己的選擇行為的道義責任,我命由我,事在人為的意味。蒙克是表現畫派先驅,畢不是立體派?都在存在思潮氾濫之前的畫家嘛。

  • 2 # 鴻鵠迎罡

    存在哲學是“存在主義哲學”的簡稱,是西方當代最重要的哲學流派之一,簡單來說,存在哲學理念就是:肯定人的價值,以人為中心,尊重和鼓勵人們追求個人自由和個性,並且,認為人的生老病死是沒有意義的,人只有在有限的生命歷程裡,不斷塑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才能發掘出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蒙克《生命之舞》

    存在哲學的源頭,可以追溯到19世紀德國哲學大師和文化巨匠尼采(1844年——1900年)那句著名的口號:上帝死了。這句口號影響極大,直接把人們從多年的崇拜偶像(上帝)的思想意識裡解放出來,肯定了“以人為本”的思想,為存在哲學的發展開了一個好頭。

    蒙克《青春期》

    之後,經過海德格爾與薩特的大力宣揚,到20世紀初期,存在哲學成為西方最重要的哲學流派之一,對文學、繪畫、戲劇等藝術領域影響很大,尤其對文學領域的影響最大,像荒誕主義小說和戲劇,黑色幽默小說,完全是存在哲學在文學上的另一種表達方式。

    畢加索《亞威農少女》

    蒙克(1863年——1944年)和畢加索(1881年——1973年)兩位繪畫大師生活在19世紀末期到20世紀中前期,在他們生活的年代,正好是存在哲學高速發展的時期,所以,在繪畫中,他們適當吸收了存在哲學的理念。

    畢加索《夢》

    蒙克在畫中善於用扭曲、誇張的肢體語言來表現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心理狀態,比如,對死亡和孤獨所帶來的恐懼和不安情緒,對生老病死的糾結和無奈,人的這些心理活動和心理狀態,是人在追求生命價值時都要面對的,符合存在哲學那種邏輯關係。

    因此說,蒙克始終是在用存在哲學的理念框架裡來構建繪畫形式,給觀者傳達一種抽象的感性認識,讓觀者沿著他的意識去思考生命的意義。

    蒙克《絕望》

    畢加索比蒙克晚生10多年,在藝術理念上,他跟蒙克大同小異,都是用存在哲學的邏輯思維來創作,但在具體技法上,他們完全不一樣,蒙克主要用線條和色塊來構圖,而畢加索則主要用幾何塊面來構圖,並且,在觀察視角上,畢加索是多維度的、立體的。蒙克喜歡展現人在特定環境下的心理狀態,而畢加索偏向於展現抽象的夢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誰知道打發的黃油能做麵包嗎?做出來會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