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朝史暮想

    重甲只有高階將領和極少精銳部隊才能穿戴

    古代士兵很少有周身重甲的。原因很簡單,一套高質量的重甲,所需要的人力,資源,時間成本是巨大的,成品數量極為有限。所以只有一些高階將領和特別精銳的部隊才有資格穿重甲。

    絕大多數計程車兵,一般都是穿布甲或者皮甲,偶爾會有藤甲,紙甲等。其實就是在衣服外放一層皮革或者掛幾片金屬片。這種程度的防護,對於一般的近身砍殺,還是有一定的防護作用的,但是對於穿透力巨大的弓弩,其防護效果卻並不十分樂觀。

    士兵不穿重甲除了成本的考量,還有重量的考慮。古代沒有什麼高分子合金技術,打造不出重量輕又耐摧的合成金屬,所以重甲在某種意義上代表的就是遲鈍,笨拙。如果大量的一線部隊都穿著重甲,估計還沒有衝到敵方陣地前,就累倒在地上了。

    箭弩的大規模拋射和近距離的點射

    我們時常在影視劇裡看到,兩軍對壘,雙方的弓箭手都要成排地向對方陣地進行規模化的拋射。這種密集的箭雨,對於敵方普通士兵的還是有一定的震懾效果的,且因為護具不能周身無死角防護,運氣好的時候,對敵軍的殺傷也很可觀。

    同時,在敵軍發動衝鋒時候,對敵軍進行平射和準確點射,優良的射手往往會選擇敵方護甲薄弱的地方或者裸露出來的死角,這個時候,護具對箭弩的防護作用往往不大。

    在弓弩的防護上,盾牌的作用遠遠大於盔甲

    盔甲的意義是對士兵和將領自身身體進行防護,在滿足作戰需求的同時盡力保護身體要害不受或者減輕對方武器的攻擊。

    而在對箭弩的防禦上,正規的部隊往往都是用成排的盾牌兵用隊形進行集體防護。這種防護作用,遠大於士兵身上的護甲,且防護力強,防護面積大,陣型靈活,這才是古代軍隊防禦弓弩的主要防具。

  • 2 # 仙雲野鶴88

    中國古代鎧甲是受冶煉技術限制的,原始社會時只能用藤及動物皮製成。鐵質鎧甲直到戰國時期才出現,西漢時期才相對成熟,和西方相比,中國到十六世紀才有青銅出現。受制於技術,中國在古代使用的鎧甲以牛皮為主,少量外加金屬。但同時古人弓駑確技術完善,殺傷力很大,特別是駑可以用機械發射,其穿透力極大。據唐代人統計,唐朝士兵中穿甲比例為比例為60%,但不是全部用鐵甲。隨著火器的應用和棉花的引進,後來又出現棉甲。綜上,受冶煉技術影響,大多數情況下,普通士兵穿具有防護能力的鎧甲並不多。另外,弓弩技術發展很快,特別是駑的出現,使得一般鎧甲難以防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蘑菇和平菇和香菇是不是一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