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今古傳奇

    首先,陽明學並不需要吹捧,自其傳世以來,歷經明清民國等時代,一直備受推崇,僅僅在當代因為某些原因(詳情可參考我之前的一個答題),被擱置了一段時間而已,如今再次大熱,正說明了是金子的就一定會發光。

    至於你所說的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作為陽明協會的一個小會員,我並沒有看到周圍的人在避而不談,反之是我們一直在提倡的,因為這是陽明心學的精髓所在。

    無善無噁心之體,即是說人心本來是沒有善惡的,先生說當一個人剛剛早上從睡夢中醒來的那一瞬間,便能達到無善無惡的境界。

    但是為什麼後來人會有善惡呢,那便是後面那句,有善有惡意之動了,人有善惡,是因為我們意念的原因,我們腦子裡去想壞事了,那壞的東西就出來了,我們的內心其實就像一面鏡子,鏡子本身是光潔無暇的,但是如果鏡子上沾染了灰塵,那麼他所映照出來的東西便也有了灰塵,這個灰塵,就是那意念。

    知善知惡是良知,便是告訴我們,當我們起心動念的時候,我們要去知道這個意念是好還是壞,這就需要我們平時很多知識的積累,能夠分辨善惡對錯。

    為善去惡是格物,朱夫子一直教導我們,要格物,要正心,那麼什麼是格物呢,朱熹說任何物體裡都有道理在,你要知道這個道理,就要去格他,今天格一個,明天格一個,總有一天,所有物體的道理你都會知道了。但是在陽明先生看來,為善去惡便是格物,格物並不是去真的從具體事物上入手,天下事物千千萬萬,真要格盡談何容易,所以先生說,格物其實是格心,心裡要寸善念,去惡意,再透過知行合一,把善的對的思想落到實處去,這樣人人都可以為聖賢了。

  • 2 # 史文今

    王陽明一生所悟四句教,那些吹捧也好,真學也好。也都是在走王陽明的路。當然也有濫竽充數的。但大多數還只是在學。畢竟這四句教也是陽明先生晚年才悟到的。我們凡人又怎麼能輕易學到呢?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四句話學過佛的應該能懂一點,首先是找到本心,這本心是無善無惡的,這也就是心之體。心找到了也就知道了,有善有惡就是我們凡情,是想出來的。佛門有句話;不怕念起,就怕覺遲。當念頭起來時,我們知道。就是良知。但光知道還不行,還要做善事,去惡事,這也就是格物。

  • 3 # 今古傳奇

    首先,陽明學並不需要吹捧,自其傳世以來,歷經明清民國等時代,一直備受推崇,僅僅在當代因為某些原因(詳情可參考我之前的一個答題),被擱置了一段時間而已,如今再次大熱,正說明了是金子的就一定會發光。

    至於你所說的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作為陽明協會的一個小會員,我並沒有看到周圍的人在避而不談,反之是我們一直在提倡的,因為這是陽明心學的精髓所在。

    無善無噁心之體,即是說人心本來是沒有善惡的,先生說當一個人剛剛早上從睡夢中醒來的那一瞬間,便能達到無善無惡的境界。

    但是為什麼後來人會有善惡呢,那便是後面那句,有善有惡意之動了,人有善惡,是因為我們意念的原因,我們腦子裡去想壞事了,那壞的東西就出來了,我們的內心其實就像一面鏡子,鏡子本身是光潔無暇的,但是如果鏡子上沾染了灰塵,那麼他所映照出來的東西便也有了灰塵,這個灰塵,就是那意念。

    知善知惡是良知,便是告訴我們,當我們起心動念的時候,我們要去知道這個意念是好還是壞,這就需要我們平時很多知識的積累,能夠分辨善惡對錯。

    為善去惡是格物,朱夫子一直教導我們,要格物,要正心,那麼什麼是格物呢,朱熹說任何物體裡都有道理在,你要知道這個道理,就要去格他,今天格一個,明天格一個,總有一天,所有物體的道理你都會知道了。但是在陽明先生看來,為善去惡便是格物,格物並不是去真的從具體事物上入手,天下事物千千萬萬,真要格盡談何容易,所以先生說,格物其實是格心,心裡要寸善念,去惡意,再透過知行合一,把善的對的思想落到實處去,這樣人人都可以為聖賢了。

  • 4 # 史文今

    王陽明一生所悟四句教,那些吹捧也好,真學也好。也都是在走王陽明的路。當然也有濫竽充數的。但大多數還只是在學。畢竟這四句教也是陽明先生晚年才悟到的。我們凡人又怎麼能輕易學到呢?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四句話學過佛的應該能懂一點,首先是找到本心,這本心是無善無惡的,這也就是心之體。心找到了也就知道了,有善有惡就是我們凡情,是想出來的。佛門有句話;不怕念起,就怕覺遲。當念頭起來時,我們知道。就是良知。但光知道還不行,還要做善事,去惡事,這也就是格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味精真的有危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