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懷疑探索者

    有一句成語,叫做“兔死狗烹,鳥盡弓藏”。據曾國藩的說法,中國歷史上為社稷立下大功勞的名將,只有郭子儀一人可以全身而退。

    當然,曾國蕃的說法有些言過其詞,比如李靖這些名將還是平安的退休的。不過,也說明了確實有很多名將功臣下場不佳。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中國古代社會的主要架構,就是以君權為核心。在古代,君權是頭一等重要的,是不允許任何挑戰的,哪怕是潛在的理論上的可能性也是不可以的。君權至高無上,皇帝為了權利可以發瘋,權利就是他們的禁臠,是心頭肉,自然要好好的保護。

    所以,皇帝們和儒家信徒一拍即合,搞了一套“君權天授”,“三綱五常”的垃圾出來,愚弄老百姓,讓老百姓“餓死不反君”。

    這些功臣名將,雖然也是功勞蓋世,不過就是皇帝眼中的一條可以利用的走狗,最多就是一個家奴,用完了價值,隨時可以宰殺。而那些功臣和名將,自幼就中了儒家封建綱常的毒害,以為自己是皇帝的“心上人”,即使面對皇帝亮出的屠殺之刀刃,也絲毫不敢予以反抗,而是眼淚汪汪的投去委屈的一撇,希望皇帝老情人可以手下留情。但皇帝有了權利,怎麼可能對你留情呢?

    一部中國式的功臣名將的歷史傳記,就是一部爭做奴才的歷史,更是一部血淚史。漢朝初期的韓信尚且有一絲血性,歷史越往後,這些所謂的功臣名將,一個一個愈發的軟弱,岳飛明知此去必死,也要引頸就戮,可惜了天下人收復失土的願景。

    儒家用種種欺騙,讓信徒們天真的以為他們真的是皇帝的情人。其實,皇帝的情人只有一個,就是至高無上,唯我獨尊的皇權。

  • 2 # 陳廣逵

    “大多數功臣下場都不好”其實是一種誤解。下場不好的忠臣還是少數。如果按這個說法推演,只要善終的官員就一定不是忠臣了。

    “功臣下場不好”其實只是“著名的”少數,他們的“忠”在當時頗具爭議性,處於矛盾的焦點上,甚至當時人還覺得他們“罪有應得”呢。比如“海瑞”不合群,所以被一大群噴子噴了,皇帝有時也作不了主。

    包拯是忠臣吧,你能說他“下場不好”嗎!

    歷朝歷代都有忠臣蒙屈的事發生,也都有忠臣得勢的事發生。亡國之君造成的朝代更替,那時有的忠臣下場不好;政治穩定的時代,特別是明君的時代,還是忠臣吃得開,奸佞之臣才不得善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茶和枸杞紅棗菊花一起泡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