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宏觀上講,意識與思維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相對於客觀物質而言,意識與思維是屬於精神方面的,都是主觀的東西。因此哲學家們往往對意識與思維不加區分,視為同義語,在有些哲學書裡講意識也就包含了思維,講思維也往往捎帶著意識。
嚴格地講,意識與思維是兩碼子事。雖然意識與思維的來源是一個,都源自於感覺,來自於外界客觀事物對感官的刺激。但兩者的不同之處還是非常明顯的。意識是什麼?是人對外界客觀環境以及個人所具條件清醒的認識,例如常說的環境意識、社會意識等等。思維是什麼?是人對感覺到的東西進行深入認識的過程,是對感性認識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的理性加工。一個是主體對客觀條件保持的警惕性,一個是主體對客體的深入認知。所以在深入研究大腦的機能時,意識與思維的分野就很清楚了。
意識與思維,既有明顯的區別,又有緊密的聯絡。意識與思維在形成過程中是相互滲透、互為影響的。意識在思維的幫助下才能更全面更深刻地產生更符合實際的意識。思維在意識的幫助下才能實現有制導的思維。正是意識與思維從其產生之時起就相互依賴、緊密相連,共同構成了人的主觀認識和願望與客觀環境的符合與協調一致。當然,其中還少不了感情的參與和幫助。
在對思維的進一步研討中,哲學家引入了一個新的概念,叫“有意識的思維”。這就承認了意識與思維的區別,並且擺明了兩者的關係。平常所說的思維大都屬於有意識的思維。無論科學思維、政治思維、藝術思維,多是在意識制導下的思維,而且其中大部分已經被歸納和總結成帶有規律性的思維,即邏輯思維。
哲學家在談論有意識思維的時候,卻忽視了其對立面。他們把所有的思維都歸為有意識的思維,似乎凡是思維必定是有意識的,絕口不談“無意識的思維”。這符合思維的實際情況麼?存在不存在無意識的思維呢?在前面章節曾討論過這個問題,比如夢思維就是無意識的思維。我們還知道有些文藝家在進入創作高潮時也是近於痴呆的程度,就好像賈寶玉失去了那塊通靈寶玉的那樣子。還有,某些精神分裂症病人也表現出無意識的狀態。
由此看來,無意識思維是客觀存在的,不是特異功能。無意識思維對於人們有利也有弊。其正面效應是啟迪人的創造性思維,激發靈感,例如靈感思維和創造性夢思維,或者叫潛意識思維。但是,無意識思維的負面影響也是實際存在的,輕者表現為條理不清,容易出錯,重者會危害他人或傷及自身,即出現思維安全問題。
從宏觀上講,意識與思維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相對於客觀物質而言,意識與思維是屬於精神方面的,都是主觀的東西。因此哲學家們往往對意識與思維不加區分,視為同義語,在有些哲學書裡講意識也就包含了思維,講思維也往往捎帶著意識。
嚴格地講,意識與思維是兩碼子事。雖然意識與思維的來源是一個,都源自於感覺,來自於外界客觀事物對感官的刺激。但兩者的不同之處還是非常明顯的。意識是什麼?是人對外界客觀環境以及個人所具條件清醒的認識,例如常說的環境意識、社會意識等等。思維是什麼?是人對感覺到的東西進行深入認識的過程,是對感性認識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的理性加工。一個是主體對客觀條件保持的警惕性,一個是主體對客體的深入認知。所以在深入研究大腦的機能時,意識與思維的分野就很清楚了。
意識與思維,既有明顯的區別,又有緊密的聯絡。意識與思維在形成過程中是相互滲透、互為影響的。意識在思維的幫助下才能更全面更深刻地產生更符合實際的意識。思維在意識的幫助下才能實現有制導的思維。正是意識與思維從其產生之時起就相互依賴、緊密相連,共同構成了人的主觀認識和願望與客觀環境的符合與協調一致。當然,其中還少不了感情的參與和幫助。
在對思維的進一步研討中,哲學家引入了一個新的概念,叫“有意識的思維”。這就承認了意識與思維的區別,並且擺明了兩者的關係。平常所說的思維大都屬於有意識的思維。無論科學思維、政治思維、藝術思維,多是在意識制導下的思維,而且其中大部分已經被歸納和總結成帶有規律性的思維,即邏輯思維。
哲學家在談論有意識思維的時候,卻忽視了其對立面。他們把所有的思維都歸為有意識的思維,似乎凡是思維必定是有意識的,絕口不談“無意識的思維”。這符合思維的實際情況麼?存在不存在無意識的思維呢?在前面章節曾討論過這個問題,比如夢思維就是無意識的思維。我們還知道有些文藝家在進入創作高潮時也是近於痴呆的程度,就好像賈寶玉失去了那塊通靈寶玉的那樣子。還有,某些精神分裂症病人也表現出無意識的狀態。
由此看來,無意識思維是客觀存在的,不是特異功能。無意識思維對於人們有利也有弊。其正面效應是啟迪人的創造性思維,激發靈感,例如靈感思維和創造性夢思維,或者叫潛意識思維。但是,無意識思維的負面影響也是實際存在的,輕者表現為條理不清,容易出錯,重者會危害他人或傷及自身,即出現思維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