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非常在意別人的眼光,但想改,就是改不了,感覺很無助,希望各位網友能幫幫我,這樣的生活對我來說太困惑了!
7
回覆列表
  • 1 # 舒心心理

    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的氛圍,沒有誰不希望被人認同,肯定。尤其是自己認為自己無論言行舉止的內在,都擁有比較良好的價值觀時,不說完美的讚美,僅僅恰當的肯定都不能收穫時是很苦惱,傷感的。

    體會過類似的感受,也會特別在意這方面的矛盾衝突。

    一個人喜歡被恰當肯定,內心更多希望有與內心可以相符的人際關係,建立生活可以相融相持的思想空間,也類似一個人可以獨立於社會某個區域中涉及思想,靈魂可以相通且有自主的空間。

    在意別人的眼光本沒有錯,對方仁和的眼神常常可以給心靈收穫溫暖,產生由衷的喜歡,尊敬,同時你在收藏這份溫暖時也付出給對方美好的認同。這種在意是建立彼此良好人際關係的助動器。

    一個想改正的人是有自知之明之人,他/她最起碼知道這是什麼問題,自己是什麼態度認識?好在哪裡,有哪些不好?潛意識裡他們更希望自己可以在人脈氛圍中可以應對得讓自己更輕鬆一點,心理學中有句話說“所有的問題,痛苦都是來源於主體內心認識,價值意義說明。”

    如何不去在意別人的眼光,關鍵在於你對此問題當下需要的看法。在瞭解自己改正在意的目標基礎上,重新構建屬於自己的觀念。

    比如,若當下你心中的想法僅僅只是為了不去在意別人的眼光,那你完全可以告訴自己不要去看別人的眼睛,不去聽外界對你評論,隔離在意,你依然保留好自己尊重並有距離的有道德素養的人際意義即可,只是在操作過程中從長時的在意到不去看,聽,你需要用時間與毅志和認識調整目標一致,長期在大腦中輸入“隔離在意”的意義,最終能在人際圈裡保持輕鬆的狀態即可。

    如果你覺得有必要保留外界美好的覺知,同時也阻止並不妥當的意義收取,那你完全可以在大腦中長期根植類似“吸其精華,剔除糟粕”的意義,保持內心的純正,潔淨也蠻合理。

    中國國學文化《弟子規》―(謹而信)篇章中有云“見人善,即思齊,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意思就是說自己看到別人好的言行舉止,要去學習借鑑,引為自用,看到別人不好的言行舉止,要反省自己有沒有類似的發生,也要知道有過要改正,不能去效仿,沒有也要加強防範,不去模仿,要遠離。

    總之,瞭解自己在意什麼,想改正什麼,找到合理的,自己可以認同的意義,堅持在大腦中根植,終究可有水到渠成之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硃砂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