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慕容曉春

    要明白藝術對社會的重要性

    首先要搞明白社會是什麼?社會的基本構成是什麼?在這個構成下影響社會執行的因素又是什麼?我們常說,社會是由人構成的,人類從動物到人類,從自然到社會,是一個進化的過程。當人類不再屬於自然放養的狀態的時候,最需要的,就是規則,就是社會規則。

    幾十萬年的人類發展,律法和道德構成人類社會秩序執行的兩個約束方式,這兩種方式對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有很大程度的幫助。單說道德,就在不停的矯正著人類社會里那些人類自身非社會屬性的因素。

    因此,藝術對於社會來說,是穩定社會的方法,是建立秩序的手段,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措施,也是社會改良和平程序的文化記錄

  • 2 # 託翁書社

    藝術作為啟迪人們心靈和思考的載體,我覺得如今我們是有意的限制這方面,而把藝術更加的功利化

    筆者在自己的微信 自媒體 平臺上“聖彼得堡樹說”中還保持著更新“俄羅斯經典油畫系列”的解讀,出發點就是,俄羅斯19世紀20世紀初巡迴畫派的作品和社會之間的關係,核心結論就是:藝術家作為敏感,纖細的創作者群體,他們對社會的感知要早於普通大眾,他們對深刻問題的討論也早於普通大眾,有可能畫家或者其他藝術家在創作的當下並沒有意識,但卻是打開了 “民智”的階梯,尤其是對於在歷史,現實,宗教思考等方面尤為突出了俄羅斯巡迴畫派。”

    在問答裡,就不展開說了,我們就舉一個例子:20世紀初,俄羅斯拋棄了東正教信仰,轉而繼承了馬克思的無神論的社會主義信仰,這個過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對宗教信仰根基的動搖已經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19世紀中的藝術創作中。

    在傳統的宗教概念裡,“耶穌”作為作為神,他是拋棄了人的身份的,是不具備人的感情的,但是我們看這兩幅畫,一幅是俄羅斯畫家蓋伊的《秘密的晚餐》,一幅是巡迴畫派的領袖,克拉姆斯科依的《耶穌在荒野中》,直接就表明了耶穌的“非神性”,這一點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蓋伊《秘密的晚餐》

    克拉姆斯科依《耶穌在荒野中》

    而我們現在呢?藝術是用來裝飾的,並不是用來啟迪人們心智的,主流的價值觀,教導我們好好掙錢,加油幹活,追求幸福,這也沒錯,但是,具有“藝術的思想性與啟迪性”的作品卻是仍然沒有出現我們大眾的廣泛視野中,大家有什麼好的作品,啟發性的作品,也希望在下面留言中多多交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合同到期不續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