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沉悶的羊咩咩
-
2 # 飛鳥在天空
童生透過縣一級的考試,稱為秀才,秀才參加省一級的考試,通過後叫舉人,舉人就成為了國家在編官員,享受俸祿。
在清朝,舉人一般說來是不能直接做官的,但朝廷會不定期地在那些幾次會試不第的舉人中進行挑選,挑上的可以被派去做知縣和教諭、訓導之類的教官,人稱“大挑”。
大挑不用考試,甚至挑和被挑者之間,話都不用說,一般是皇帝派個親信王公,主持其事,被挑的舉人們十個一排,跪在下面,王公挨個端詳,看著順眼就挑出來。
清代科舉考試分為四級,童生透過縣一級的考試,稱為秀才,秀才參加省一級的考試,通過後叫舉人,舉人就成為了國家在編官員,享受俸祿。舉人再參加禮部舉行的會試,考中者稱貢士,考取貢士的人還要參加殿試,也就是在保和殿舉行的考試。殿試後跟據成績將考生分為三級,稱“三甲”。頭甲三名,稱進士及第,其中第一名稱狀元,依次為榜眼,探花。二甲若干名,稱進士出身,三甲稱同進士出身。考中進士後,都將授予官職,狀元任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任編修。其他人任庶吉士(以上官職的品級可在文官品級中查到)。三年以後皇帝大考,根據成績再委派其他官職。
在清朝,舉人一般說來是不能直接做官的,但朝廷會不定期地在那些幾次會試不第的舉人中進行挑選,挑上的可以被派去做知縣和教諭、訓導之類的教官,人稱“大挑”。大挑不用考試,甚至挑和被挑者之間,話都不用說,一般是皇帝派個親信王公,主持其事,被挑的舉人們十個一排,跪在下面,王公挨個端詳,看著順眼就挑出來。相貌在這裡起了幾乎是唯一的作用,據說,就臉相而論,“國”字形最佳,“日”字形就差點,如果是“冒”字或者“昌”字形,上大下尖或者下大上細,就玄,如果是“月”字形,有點歪,肯定沒戲。傳說晚清的名臣閻敬銘也參加過大挑,此公相貌不樣,一眼高一眼低,主持的王公一見,即大笑不止,說這樣的一副相貌居然也來“大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