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觀點 會取消,為什麼這麼說呢?
小時候過年,那真的是過年,在過大年的前七天就是過小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進行大掃除,屋裡屋外,房前房外都藥仔仔細細打掃一遍,桌椅板凳都要全部擦個乾淨,一來是為了新年新氣象,二來也是為了迎接過年要來的親戚。
煙火氣息很厚重,,大人幾乎天天去趕集,雞鴨魚肉早就在樓頂曬著了,我們小孩子是最喜歡過年了,盼望著好吃的,還有新衣服,最主要的是過年走親戚有紅包拿,那個時候小孩是見不著錢的,也就指望過年去給親戚拜年收紅包呢。
那個時候拜年流行帶禮物,家裡有長輩的會帶一包白砂糖過去,沒長輩的會帶一下餅乾,麻花,糖果。我記得最清楚的是白砂糖,因為成包的白砂糖比價貴,所以家家都買散裝的白砂糖,然後再買一些裝白砂糖的透明塑膠袋子,袋子上還印著有紅色的雙喜字,然後父親就把散裝的白砂糖裝在這些袋子裡,點上一根紅蠟燭,再找一把直尺,用直尺抵住袋子口,輕輕的從燃著的蠟燭前快速的過了一下,這樣袋子口就封好了,就這樣封了幾十包放在一起,留著走親戚帶著。
那個時候的親戚也多,從大年初一走親戚能一直走到元宵節,有的時候走親戚連飯都顧不上吃,但那個時候的快樂也是真的,感情也是真的。
如今早已沒了那麼多親戚了,過年也不用帶散裝的白砂糖了,都是去超市買現成的,包裝好的禮物,東西是越來越貴重,感情是越來越淡了,好多的親戚也就不走動了,基本上也就是隻走動姨和姑之類的親戚了。
我所在的是南方,過年的習俗保留還是比較好的,但是隨著爺爺輩或者父輩的洗禮,到我們這一輩很多習俗早就不執行了,比如說過年父輩都要燒香,是那種土香,煙很嗆人的那種,還要燒紙守夜迎接新年,就是在半夜12點的時候要放炮,寓意 接年,現在也都沒了。親戚多少還有點走動。
在北方,其他地方我不太清楚,但是在蘇北我很清楚,蘇北那邊過年是真的不走動了,姨和姑這樣的親戚都不走動,甚至連親姐弟都不走動,過年就是自己在家玩,年輕一點的都是去找自己的朋友玩,無非就是打打麻將,唱唱歌之類的,年是越來越淡,也越來越沒意思。
我的觀點 會取消,為什麼這麼說呢?
年味越來越淡小時候過年,那真的是過年,在過大年的前七天就是過小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進行大掃除,屋裡屋外,房前房外都藥仔仔細細打掃一遍,桌椅板凳都要全部擦個乾淨,一來是為了新年新氣象,二來也是為了迎接過年要來的親戚。
煙火氣息很厚重,,大人幾乎天天去趕集,雞鴨魚肉早就在樓頂曬著了,我們小孩子是最喜歡過年了,盼望著好吃的,還有新衣服,最主要的是過年走親戚有紅包拿,那個時候小孩是見不著錢的,也就指望過年去給親戚拜年收紅包呢。
那個時候拜年流行帶禮物,家裡有長輩的會帶一包白砂糖過去,沒長輩的會帶一下餅乾,麻花,糖果。我記得最清楚的是白砂糖,因為成包的白砂糖比價貴,所以家家都買散裝的白砂糖,然後再買一些裝白砂糖的透明塑膠袋子,袋子上還印著有紅色的雙喜字,然後父親就把散裝的白砂糖裝在這些袋子裡,點上一根紅蠟燭,再找一把直尺,用直尺抵住袋子口,輕輕的從燃著的蠟燭前快速的過了一下,這樣袋子口就封好了,就這樣封了幾十包放在一起,留著走親戚帶著。
感情淡了那個時候的親戚也多,從大年初一走親戚能一直走到元宵節,有的時候走親戚連飯都顧不上吃,但那個時候的快樂也是真的,感情也是真的。
如今早已沒了那麼多親戚了,過年也不用帶散裝的白砂糖了,都是去超市買現成的,包裝好的禮物,東西是越來越貴重,感情是越來越淡了,好多的親戚也就不走動了,基本上也就是隻走動姨和姑之類的親戚了。
地域不同我所在的是南方,過年的習俗保留還是比較好的,但是隨著爺爺輩或者父輩的洗禮,到我們這一輩很多習俗早就不執行了,比如說過年父輩都要燒香,是那種土香,煙很嗆人的那種,還要燒紙守夜迎接新年,就是在半夜12點的時候要放炮,寓意 接年,現在也都沒了。親戚多少還有點走動。
在北方,其他地方我不太清楚,但是在蘇北我很清楚,蘇北那邊過年是真的不走動了,姨和姑這樣的親戚都不走動,甚至連親姐弟都不走動,過年就是自己在家玩,年輕一點的都是去找自己的朋友玩,無非就是打打麻將,唱唱歌之類的,年是越來越淡,也越來越沒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