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初戀殺手
-
2 # 感照
母親是家庭的靈魂。
父親是社會的靈魂。
家庭的不穩,由於女德的缺失。
社會的不穩,由於家庭的不穩。
廉恥是立國之本。男人不懂廉恥為盜。女人不講廉恥是娼!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禮是相處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以復禮。若不克己,子弒其父者,有之,母殺其子者,有之;夫婦互殺者,有之……
義是行為底線。忽見孺子墜井,見之者必發乎怵惕惻隱之心。發乎心,踐乎行,義也。若不信乎義,社會冷漠,世態炎涼,重慶公交之事,可怖也!國家未嘗不似一輛行駛中的列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即是義之義!
廉不是清廉正直的意思!廉是自知之明!儒家一日三省吾身!自省以養廉!若不知廉,婦叛其夫,夫叛其婦,官叛其位,國叛其家,家庭之道絕矣!
恥是羞恥之心!書曰“一夫不獲,是餘之辜;百姓有過,罪之在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羞恥是人性最後一道防線。不自知,不知恥,何為人!
育民不以廉恥,是為育畜!畜類只有被食用的價值!死不足惜!
兩千多年來,兵法家尊鬼谷子為聖人,縱橫家尊他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為祖師爺,道教則將他與老子同列,尊為王禪老祖。
鬼谷子一生並未下過山,弟子:龐涓、孫臏、蘇秦、張儀、白起、李牧、毛遂等,出山後個個大放異彩、名流千古。這些弟子運用鬼谷子傳授的道家絕學、兵法韜略和縱橫辯術在列國出將入相,呼風喚雨,左右著戰國亂世的政局。
【文史通義】中作者章學誠就有這樣的總結“戰國者,縱橫之世也!”更有甚言說,縱橫家“一怒而諸侯懼,安居則天下熄”。
鬼谷子推崇的是權謀策略和言談辯論之技巧;帶著積極參加天下大勢變動的雄心目標。而我們中國作為君主專制四千多年的歷史,它一直運用所謂的愚民政策。推出儒家的仁義之道,大愛大和之性。
所以鬼谷子的學識和統治階級有著尖銳的矛盾,其核心思想與儒家思想相背,所以自然形成了詆譭鬼谷子。在歷史學家中這種現象更多,被認為是“智慧禁果,曠世奇書。”
再加上他畢竟是先秦時的人物,其作品更是難懂。選擇的人又看不起權謀,技巧,這是從儒家思想上的排斥。
所以對於學校這樣儒家思想文化濃厚的地方,註定沒有鬼谷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