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宇宙之音傳播真理

    諾貝爾文學獎對中國影響不大。本來文學作品的優劣,就是心理揣摩,心理體驗,沒有客觀標準,只有價值判斷。對於現實的人類而言,價值判斷千千萬萬,目的不同,判斷也不同。你認為好的文藝作品,他認為可能一般般。對莫言文藝作品的評價就呈現分化狀態。人們崇拜的是文學作品的質量,不是外在的名氣。諾貝爾文學獎是文學的最高峰嗎?當然,不是,人為的封皇封后,反而阻礙了人們價值判斷的多樣性。

    文學不像科學有嚴格的標準,有一套科學評價體系,有實踐可以驗證。文學作品的純精神因素的特徵規定了它是沒有最高與最低之分的。如果把某一價值判斷作為最高標準,容易形成誤導,特別是年輕人,不利於思維模式的多元化。正所謂,文無第一,武沒第二。

    莫言的作品看得不多,《紅高粱》搬上了熒屏,不過是很普通的電視劇,好像在講一個故事。時間跨度有點大,遠的,一筆帶過,近的粗獷彪悍,偷情偷出一堆後代,在中國40年代,可不多。中國農村的封建思想特別嚴重,尤其是冀魯豫皖蘇,沒有那麼隨便,也沒有那麼張狂,更沒有那麼野性。整篇文章就是在編故事,沒有底線的編,隨心所欲的編,比抗日神劇還傳神,傳神得瞎編亂造,肆意設計。

  • 2 # 使用者4473313345611

    基本沒有意義。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對根本沒有自信,又急於想得到別人認可的華人,也有那麼一點點意義。誠如那些奧運會、世界盃、世錦獎、亞運會獎牌一樣,只有心理意義,沒有實際意義。

  • 3 # 稷狐

    諾貝爾文學獎是世界性的文字大獎,當然審美不同,對漢文了解的評獎委員又少,至使中國除莫言之外,還無其他人獲獎。諾獎雖說是世界性的,但它也有侷限性,許多世界一流作家在世時並沒有獲諾獎。而諾獎裡還是有許多大家的,他們的作品對於華人瞭解這個世界這個社會還是有幫助的,同時中國一些作家可以借鑑那些作家的作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瓜細菌性角斑病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