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七嘴八舌家常話
-
2 # 理財迦
朋友們好!標題所言的這種情況,在基層金融單位,偶有發生,原因比較複雜…朋友們分享一下,實踐中可能的原因:
一,被貸款!由於曾經借款有相關的資料,建議回憶一下,是否留有空白簽名,或空白影印身份證等資訊…
二,相關金融機構出現工作失誤…
三,被其他人利用身份資訊進行貨款…
四,為其他人進行過擔保…解決方案:見一些個人身份資訊前往信用社進行查詢,並列印相關資訊!
結果和自己有關係:建議積極主動的與信用社協商處理!
結果和自己無關:建議首先和信用社協商(並要求給予合理補償撤下徵信)!協商不成也可向相關管理部門進行投訴…
綜上所述,這種情況,在基層金融單位偶有發生,通常經過協商,都能得到雙方比較滿意的結果!重要的是,首先了解清楚具體的原因,確定責任…
不知道是不是你自己在信用社申請的這筆借款,如果是自己申請的,卻沒有拿到錢,可以到信用社直接諮詢,信用社也是受銀監會監管的,一般來說都是正規操作的,貸款除了批覆以後,款不會下到其他賬號,應該直接到借款人提供的賬號裡面,有的銀行會要求某類消費貸款下款到第三方也就是買賣合同的甲方賬戶,你的情況不知道具體細節,所以不好判斷屬於哪一類;當然,如果當時不是你自己去信用社貸款的,而是被人冒用身份了,可以報警,但目前一般這種情況比較少見,銀行機構在貸款流程上現在稽核的比較嚴,本人不到場或者沒簽字,或者外訪環節都有需要核對本人資訊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