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國由來己久的習俗。元宵即“湯圓”,它的做法成份風味各異,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義卻相同:代表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紅火。俗語有句話叫“和氣生財”,說明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團圓對於一個完整的家庭來講是多麼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節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2.張燈結綵 自從元宵節張燈之俗形成以後,千百年來都以正月十五張燈觀燈為一大盛事。這天晚上,遊玩觀燈的百姓不計其數。大家通宵達旦,盡情歡樂,熱鬧非常。
4.耍龍燈 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傳說,早在黃帝時期,在一種叫《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現過由人扮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其後又編排了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
5.踩高蹺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中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就已經出現。
6.舞獅子 “舞獅子”又稱“獅子舞”、“太平樂”,一般由三人完成:一人充當獅頭,一人充當獅身和後腳,還有一人當引獅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現獅子的溫馴,有抖毛、打滾等動作;武獅表現獅子的兇猛,有騰躍、蹬高、滾綵球等動作。
7.走百病 走百病是明清以來北方的風俗,也叫遊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元宵節夜晚,婦女相約出遊,結伴而行,見橋必過,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
8.逐鼠 這項活動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說的。因為老鼠常在夜裡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聽說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於是,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牆角、邊放嘴裡還邊唸唸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
9.祭門、祭戶 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是,把楊樹枝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裡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國由來己久的習俗。元宵即“湯圓”,它的做法成份風味各異,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義卻相同:代表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紅火。俗語有句話叫“和氣生財”,說明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團圓對於一個完整的家庭來講是多麼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節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2.張燈結綵 自從元宵節張燈之俗形成以後,千百年來都以正月十五張燈觀燈為一大盛事。這天晚上,遊玩觀燈的百姓不計其數。大家通宵達旦,盡情歡樂,熱鬧非常。
4.耍龍燈 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傳說,早在黃帝時期,在一種叫《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現過由人扮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其後又編排了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
5.踩高蹺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中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就已經出現。
6.舞獅子 “舞獅子”又稱“獅子舞”、“太平樂”,一般由三人完成:一人充當獅頭,一人充當獅身和後腳,還有一人當引獅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現獅子的溫馴,有抖毛、打滾等動作;武獅表現獅子的兇猛,有騰躍、蹬高、滾綵球等動作。
7.走百病 走百病是明清以來北方的風俗,也叫遊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元宵節夜晚,婦女相約出遊,結伴而行,見橋必過,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
8.逐鼠 這項活動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說的。因為老鼠常在夜裡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聽說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於是,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牆角、邊放嘴裡還邊唸唸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
9.祭門、祭戶 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是,把楊樹枝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裡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