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是清人吳楚材、吳調侯叔侄於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選定的古代散文選本。二吳均是浙江紹興人,長期設館授徒,該書是供學塾使用的文學讀本,為學生編的教材,以散文為主,先秦選的最多的是《左傳》,漢代選得最多的是《史記》,唐宋時代選得最多的是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的文章等,兼取駢文、韻文,則有《楚辭·卜居》,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杜牧《阿房宮賦》;既有《滕王閣序》、《原道》等長篇文章,又錄有《春夜宴桃李園序》、《小石城山記》等精短美文,體現出吳氏叔侄編選標準的細緻和周到。
取法以年代為經,作家為緯,將每位作家的各類文體的作品編排在一起,便於快捷查閱,使讀者對散文史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瞭然於胸;
其選目精當,既能選篇於《左傳》、《戰國策》、《史記》等文史名著,以求正本清源,也能兼顧語詞相對晦澀的《公羊傳》、《穀梁傳》、楚辭文等;既錄有唐宋八大家的經典之作,也不排斥知名度較低的作家諸如錢公輔、李格非、方孝孺等的優秀作品;
但其完全不收先秦諸子,未能擺脫《文選》的束縛;而對六朝文、元文的重視度不夠;南北朝只選一篇,金元完全闕如;致使通史性選本中間缺了兩段。前者可能由於仍然輕視駢體,後者可能是學力不夠;對敘事文重視不夠,選史部之文多取其中議論文字,這可能是因為明清科舉考試只考議論文不考記敘文之故。
雖然,觀止基本上反映了中國古代散文發展的脈絡與特點,體現了中國古代散文所取得的最高成就。這一重一輕既有二吳的主觀意識,也符合清以前散文的大體情況,故影響足以與《文選》相比,與《唐詩三百首》號稱清代詩文選集之“雙璧”。
近代·魯迅魯迅先生評價《古文觀止》時認為它和《昭明文選》一樣,“在文學上的影響,兩者都一樣的不可輕視”。
“諸選之美者畢集,其缺者無不備,而訛者無不正,是集古文之成者也,觀止矣!
所謂“觀止”,即要在衡文標準上達到思想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古文觀止》庶幾近之。
《古文觀止》是清人吳楚材、吳調侯叔侄於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選定的古代散文選本。二吳均是浙江紹興人,長期設館授徒,該書是供學塾使用的文學讀本,為學生編的教材,以散文為主,先秦選的最多的是《左傳》,漢代選得最多的是《史記》,唐宋時代選得最多的是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的文章等,兼取駢文、韻文,則有《楚辭·卜居》,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杜牧《阿房宮賦》;既有《滕王閣序》、《原道》等長篇文章,又錄有《春夜宴桃李園序》、《小石城山記》等精短美文,體現出吳氏叔侄編選標準的細緻和周到。
取法以年代為經,作家為緯,將每位作家的各類文體的作品編排在一起,便於快捷查閱,使讀者對散文史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瞭然於胸;
其選目精當,既能選篇於《左傳》、《戰國策》、《史記》等文史名著,以求正本清源,也能兼顧語詞相對晦澀的《公羊傳》、《穀梁傳》、楚辭文等;既錄有唐宋八大家的經典之作,也不排斥知名度較低的作家諸如錢公輔、李格非、方孝孺等的優秀作品;
但其完全不收先秦諸子,未能擺脫《文選》的束縛;而對六朝文、元文的重視度不夠;南北朝只選一篇,金元完全闕如;致使通史性選本中間缺了兩段。前者可能由於仍然輕視駢體,後者可能是學力不夠;對敘事文重視不夠,選史部之文多取其中議論文字,這可能是因為明清科舉考試只考議論文不考記敘文之故。
雖然,觀止基本上反映了中國古代散文發展的脈絡與特點,體現了中國古代散文所取得的最高成就。這一重一輕既有二吳的主觀意識,也符合清以前散文的大體情況,故影響足以與《文選》相比,與《唐詩三百首》號稱清代詩文選集之“雙璧”。
近代·魯迅魯迅先生評價《古文觀止》時認為它和《昭明文選》一樣,“在文學上的影響,兩者都一樣的不可輕視”。
“諸選之美者畢集,其缺者無不備,而訛者無不正,是集古文之成者也,觀止矣!
所謂“觀止”,即要在衡文標準上達到思想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古文觀止》庶幾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