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靜琪
-
2 # 語宙
宙姐打個比方——對於一個小家來說,生了二胎,住得太擁擠了,就得考慮換一個大房子;對於一個城市來說,有限的土地蓋滿了房子,就得考慮向外發展。同樣的道理,隨著人類的不斷髮展、人口的持續膨脹,總會有陸地無法容納人類的一天,我們也要向外拓展生存空間,這個空間包括海洋、天空,以及廣闊的外太空。
但是對於人類來說,外太空既充滿了機遇、有可能找到適應人類生存的物資;也是極為險惡的、一片茫然的未知領域,比如說沒有氧氣、失重等,如果沒有防護罩分分鐘就會要了命。人類需要在太空中建立一個立足點,來對這個陌生的空間進行持續的觀察和開展各類科學研究,這個立足點就是國際空間站。
蘇聯是最早建立空間站的國家,他們從1971年開始透過7次發射,建立了“禮炮號”空間站。美國當然不甘示弱,1973年也開始了建立空間站的努力。但早期空間站條件簡陋,生活也有諸多不便,很快就退役了。
蘇聯於1986年,發射了“和平號”空間站,是人類首個可長期居住的空間研究中心,同時也是首個第三代空間。12個國家的135名航天員曾經在這裡工作和生活過,累計進行了1.65萬次科學實驗,最長的記錄是連續生活438天。然而,英雄也有遲暮的時候,2001年和平號轟然墜入南太平洋,結束了它輝煌的歷程。
其後,最重要的空間站是由美國、俄羅斯、歐盟、日本、加拿大、巴西6國共同建立的國際空間站。經過連續多年的接續建設,到了2006年基本完成了這座“外太空的人類城市”,共有多國發射的13個艙室,重達400噸。但這個空間站目前經過長期運轉,效能也有所下降,預計於2024年退役。
說起來,我們也應該感謝美華人,正是他們主導的國際空間站不允許中國加入,逼迫中國以自己的力量發展空間站。目前,中國的空間站建設進展順利,特別是2016年9月成功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10月成功實現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在不久的將來,隨著國際空間站的退役,中國就會成為唯一一個擁有空間站的國家,想像一下各國求著登上中國的空間站,還是有些激動呢。
“當年的你對我愛理不理,現在的我你高攀不起。”這,大概就是華人挺起胸膛、咬緊牙關開發空間站的真實寫照。
ヾ( ̄▽ ̄)~以上~拿好不謝~
回覆列表
國際太空站簡稱ISS,是一個由六個國際主要太空機構聯合推進的國際合作計劃。那麼大家知道為什麼要建造國際空間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