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397021862136

    PDCA迴圈的四個階段、八個步驟

    PDCA迴圈,也稱戴明環,是由美國著名質量管理專家戴明(W、E、Deming)首先提出的。這個迴圈主要包括四個階段:計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和處理(Action),及八個步驟,八個步驟是四個階段的具體化。

    一、 計劃(P)階段

    計劃是質量管理的第一階段。透過計劃,確定質量管理的方針、目標,以及實現該方針和目標的行動計劃和措施。

    計劃階段包括以下四個步驟:

    第一步,分析現狀,找出存在的質量問題。

    第二步,分析原因和影響因素。針對找出的質量問題,分析產生的原因和影響因素。

    第三步,找出主要的影響因素。

    第四步,制定改善質量的措施,提出行動計劃,並預計效果。在進行這一步時,要反覆考慮並明確回答以下問題:

    1)為什麼要制定這些措施(Why)?

    2)制定這些措施要達到什麼目的(What)?

    3)這些措施在何處即哪個工序、哪個環節或在哪個部門執行(Where)?

    4)什麼時候執行(When)?

    5)由誰負責執行(Who)?

    6)用什麼方法完成(How)?

    以上六個問題,歸納起來就是原因、目的、地點、時間、執行人和方法,亦稱5W1H問題。

    二、實施(D)階段。該階段只有一個步驟,即第五步:

    第五步,執行計劃或措施。

    三、檢查(C)階段 。這個階段也只包括一個步驟,即第六步:

    第六步,檢查計劃的執行效果。透過做好自檢、互檢、工序交接檢、專職檢查等方式,將執行結果與預定目標對比,認真檢查計劃的執行結果。

    四、處理(A)階段。包括兩個具體步驟:

    第七步,總結經驗。對檢查出來的各種問題進行處理,正確的加以肯定,總結成文,制定標準。

    第八步,提出尚未解決的問題。透過檢查,對效果還不顯著,或者效果還不符合要求的一些措施,以及沒有得到解決的質量問題,不要回避,應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把其列為遺留問題,反映到下一個迴圈中去。

    處理階段是PDCA迴圈的關鍵。因為處理階段就是解決存在問題,總結經驗和吸取教訓的階段。該階段的重點又在於修訂標準,包括技術標準和管理制度。沒有標準化和制度化,就不可能使PDCA迴圈轉動向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三你好賤的歌詞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