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靈書法學堂
-
2 # 千年蘭亭
漢代是隸書的興盛期,此時的篆書常保持l秦篆的體勢。
西漢時期的篆書風格中最典型的是繆篆,與小篆不同,其筆畫曲線環繞,結體寬博,取隸勢而多回轉排疊。
東漢的篆書則是形成了銅器上的銘文(漢金文)、漢印文字、漢磚瓦、漢碑和漢篆碑額的特殊面貌。
東漢在篆書上的另一貢獻是《說文解字》的出現,許慎從文字學角度,對篆書作了全面整理與研究。
總之,漢代篆書中多摻入隸書筆法,篆隸相雜,篆書的圓轉減少。
-
3 # 歡橙墨客書院
東漢中期到末期刻石銘辭風氣漸開,主要成就表現在這一時期的碑刻上面的篆隸作品。
篆書碑刻有《袁安碑》、《袁敞碑》,二碑風格相似,筆畫清晰,為秦代刻石所無,作品中吸收了古籀筆法;
②篆書碑刻《祀三公山碑》被後世稱為“繆篆”,在漢代碑刻中個性鮮明。
-
4 # 大名縣資訊港
漢代是中國書法藝術成型的重要階段,篆、隸、草三種字型通行,漢代的篆書主要用於刻石、刻符和官方重要檔案的書寫。
隸書多用於一般的官方文書和經籍, 東漢還多用於墓碑。
草書則供低階的官方文書和一般奏牘草稿及民間日常書寫使用。
西漢的碑刻篆書較少,篆書由秦代的弧圓逐漸轉向方正。
東漢立碑之風興起,著名篆書碑刻有《開母廟石闕銘》、《少室石闕銘》、《袁安碑》、《袁敞碑》、《祀三公 山碑》等,結構緊密,體勢方圓,用筆遒勁。
《袁安碑》與《袁敞碑》出土較晚,筆 畫完好,字型寬博舒展,近似小篆,其起落用筆,已經有漢隸的特點;《祀三公山碑》體勢略參隸意,結體方正,一反小篆的圓轉勻稱。漢代碑刻篆書最為豐富多彩的是碑額,有的結構方正整齊,有的婀娜多姿,不僅風格多樣,而且筆法也層出不窮,或圓轉巧麗,或方正挺拔,或茂密,或疏朗。 如著名的《景君碑》、《韓仁銘》、《孔宙碑》、《孔彪碑》、《華山碑》、《張遷碑》、《鮮于璜碑》、《尹宙碑》、《袁博碑》等碑額,各具風貌,無一雷同。
漢代銅器上的銘文多先書寫,再由工匠鑿刻而成,因此筆畫多為方折,轉折處斷而不連使篆書呈現出另一種風格,但其結體和筆畫又表現出多種面目。如《新莽 銅量銘》,它代表了新莽時期的風格,小篆方正工整,垂腳修長,結構舒展挺拔,風 格典雅秀麗。漢代磚瓦上也有裝飾文字,大多是篆書,磚上的字多形體修長,瓦當文字隨形書寫,奇趣橫生。篆書墨跡出土不多,見於甘肅敦煌的干支簡、武威磨嘴子漢墓的銘旌題文、居延的《張掖都尉楽信》等,都結構方正,用筆細痩方硬。
-
5 # 練字栗子君
成就的得出,主要是與秦代篆書相比較。
一句話概括:
“秦篆修長緊密,雍容典雅,重心在字之上部。”
“漢篆結體趨方,婉轉圓融,外似密而內實疏。”
回覆列表
秦朝統一六國,秦始皇實行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
於是有了李斯和著名的線行小篆。
規範化的小篆有什麼特點呢?
小篆字形大多是高長方形,因為當時官方使用書寫載體和傳遞文字的工具是長條形的竹簡或者木牘。上下空間很大,唯獨左右狹窄。所以很多小篆都是大長腿。
到了漢代,由於紙張的發明應用。才出現了隸書。一下從線形文字變成了向面形文字發展。加上提按的配合,使筆畫更加富於變化,更加具備藝術性,書寫速度也加快。
篆書在書寫性和實用性上逐漸被淘汰。不過卻成為了漢印的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