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兒科醫生鮑秀蘭

    寶寶的戀物行為,不等於戀物癖,也不同於自閉症兒童特別沉溺於某樣物品的行為。別說寶寶了,我們身邊的成年人,不少人都會有特別喜歡某種物品、蒐集物品的行為,旅遊時也會帶個自己熟悉的枕頭。所以,面對寶寶的戀物,我們不妨將其視為一種自然的發展過程。既不要過分緊張,也不必刻意鼓勵,順其自然最好。

    造成寶寶對物品產生依戀性的原因有許多,發生的高峰期約於出生後的6個月至3歲左右。剛出生的寶寶認知能力尚未發展成熟,大約5、6個月大以後,寶寶開始能夠辨認不熟悉的環境,並對特定的人、事、物產生熟悉感,例如:當媽媽出現時,寶寶露出開心的笑容,手舞足蹈;當與媽媽分離,寶寶可能會哭泣,或是表現出渴望被抱的樣子。

    寶寶依戀的物品畢竟陪伴了寶寶很長時間了,與它說再見不可能在朝夕之間完成,爸媽要給寶寶留下足夠的時間。所以,當你下定決心打算戒除寶寶的戀物習慣時,請不要生硬地立即禁止、直接跟寶寶說“不可以”,更不要直接把寶寶的心愛之物偷偷藏起來或丟掉。因為依戀物代表的是父母的關愛,是內心的慰藉,是內心的安全感。

    如果寶寶回家後突然發現自己心愛的物品消失了,寶寶的內心會受到很大的傷害。可能造成寶寶與爸媽關係呈現的緊張狀態,寶寶也容易出現情緒不穩定、躁動不安、缺乏安全感、晚上睡不好、變得愛哭、尿床等行為和表現。所以,為了寶貝的身心健康,在戒除依戀習慣時,請爸媽徐徐為之。

  • 2 # 侯媽家庭教育

    爸爸媽媽不在身邊的時候,寶寶感到恐懼,不安或者焦慮,這就使得他尋找一些物品代替爸爸媽媽,由此可以看出寶寶其實是在積極尋求的辦法,以此來獲得安全感,同時減少給爸爸媽媽的依賴,只要寶寶的行為情緒是正常的,父母就不必過於擔心當時如果寶寶的戀物行為過到一種極端的狀態,這時候就要引起注意。

    一、轉移注意力

    父母可以選擇一些替代品,這樣寶寶喜歡的東西更多了,寶寶的戀物行為就難以維持。

    二、多擁抱寶寶

    寶寶戀物是因為沒有安全感,所以父母給予孩子安全感,多擁抱孩子,多講一些鼓勵的話。

    三,讓寶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父母要給孩子一個好的睡眠環境,睡前不要抱娃娃,講一些輕鬆的童話故事等。

    四、不要強制寶寶戒除

    不能採取過激的方式,傷害到寶寶,而是要靜下心來,尋找恰當的方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代武器的發展到底有多麼恐怖,美國俄羅斯的核武器加起來真的能毀滅地球幾百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