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5Zn4q8C3hZMn5

    這樣的文章,不必讀百遍其義早就可以自見了。

    整個香菱學詩的故事,貫穿其中的觀點就是“意趣”。

    先是香菱提出“這些格調規矩竟是末事,只要詞句新奇為上”,然後黛玉再更進一步,“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這叫做不以詞害意。”

    所以其實道理很明白了,黛玉教香菱以意趣為重,並且格局不應淺近。而王維詩,意趣既真而深遠,正是黛玉寫作理論最好的範例。

    扯遠點,許多知乎半吊子詩評家最喜歡,可能也是唯二可以,引用的理論依據,就是這幾段,所謂“林三篇”了。可惜就這三篇他們也沒讀懂。所以“不以辭害意”,指的是不因為追求詞句的修飾而犧牲詩人原本的意思,跟格律沒有任何直接關係(當然為了格律修整詞句是實操中時時有之的事,但是這樣就不得不扭曲原意,實在只能是文字用得太不得心應手。這樣的人隨他怎麼寫,都是寫不出本意來的…)格律,香菱稱之為格調,只算是音韻方面的要求,和“辭害意”毫不相干(還沒見過因為平仄不合把“是”改成“非”,把“紅”改成“綠”的……)。但凡讀書有眼一點的,都看得出這段對話分了兩個層次,香菱的“重詞句新奇而輕格調規矩”,和黛玉的“重意趣而輕詞句”。可憐某位覺得是因為王維“不拘格律”的答主,既沒讀懂紅樓夢,也沒讀過王摩詰,就來以己昏昏,使人昏昏昏昏了。

    並且重意趣而輕詞句,並不是詞句就可以放任了,所以香菱第一首詩,黛玉就給了個“意思卻有,只是措詞不雅”的評語。哪怕因陋就簡到只能從紅樓夢學詩,也麻煩學得到位點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詹姆斯是否是NBA歷史上最全能的球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