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fàn部首筆畫部首:木 部外筆畫:7 總筆畫:11五筆86:SSMY 五筆98:SSWY 倉頡:DDHNI筆順編號:12341234354 四角號碼:4421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68B5基本字義1. 關於古代印度的:~語(印度古代的一種語言)。~文(印度古代的文字)。詳細字義〈形〉1. (形聲。從林,凡聲。本義:梵梵:草木茂盛的樣子)2. 同本義 [lush]梵,即芃之俗體。——清· 鈕樹玉《說文新附考》3. 梵語Brahmā音譯詞“梵摩”、“婆羅賀摩”、“梵覽摩”之省,意為“清淨”、“寂靜” [quiet]淨修梵行。——《妙法蓮花經》4. 又如:梵心(清淨之心);梵志(以清靜為志);梵門(清淨的法門);梵事(清淨的佛事)5. 佛經原用梵文寫成,故凡與佛教有關的事物,皆稱梵 [Buddhist]。如:梵言(佛經);梵境(佛的境界);梵樓(佛教的樓閣);梵磬(佛寺之磬);梵學(佛學)6. 梵文為古印度書面語,故對印度等地的事物,常冠以梵字,以示與中華有別 [Sanskrit]。如:梵本(梵文書寫的佛經原本);梵表(梵方。指印度);梵志(印度古代四個種姓之一,指婆羅門);梵俗(印度風俗)〈動〉1. 誦經 [patter]。如:梵響(梵聲,唸佛誦經之聲);梵誦(佛教誦經);梵唄(梵音,作法事時的歌詠贊頌之聲)〈名〉1. 誦經聲 [patter]午梵隔雲知有寺,夕陽歸去不逢僧。——宋· 王安石《遊鐘山四首》2. 姓常用片語1. 梵剎 fànchà[Buddhist temple] 佛寺;寺院2. 梵教 fànjiào[Brahmoism]梵社的教義和實踐3. 梵語,梵文 Fànyǔ,Fànwén[Sanskrit] 一種古印度語言,正如印度語法家(如帕尼尼Panini)所描述的,是印度和印度教的古典語言
梵fàn部首筆畫部首:木 部外筆畫:7 總筆畫:11五筆86:SSMY 五筆98:SSWY 倉頡:DDHNI筆順編號:12341234354 四角號碼:4421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68B5基本字義1. 關於古代印度的:~語(印度古代的一種語言)。~文(印度古代的文字)。詳細字義〈形〉1. (形聲。從林,凡聲。本義:梵梵:草木茂盛的樣子)2. 同本義 [lush]梵,即芃之俗體。——清· 鈕樹玉《說文新附考》3. 梵語Brahmā音譯詞“梵摩”、“婆羅賀摩”、“梵覽摩”之省,意為“清淨”、“寂靜” [quiet]淨修梵行。——《妙法蓮花經》4. 又如:梵心(清淨之心);梵志(以清靜為志);梵門(清淨的法門);梵事(清淨的佛事)5. 佛經原用梵文寫成,故凡與佛教有關的事物,皆稱梵 [Buddhist]。如:梵言(佛經);梵境(佛的境界);梵樓(佛教的樓閣);梵磬(佛寺之磬);梵學(佛學)6. 梵文為古印度書面語,故對印度等地的事物,常冠以梵字,以示與中華有別 [Sanskrit]。如:梵本(梵文書寫的佛經原本);梵表(梵方。指印度);梵志(印度古代四個種姓之一,指婆羅門);梵俗(印度風俗)〈動〉1. 誦經 [patter]。如:梵響(梵聲,唸佛誦經之聲);梵誦(佛教誦經);梵唄(梵音,作法事時的歌詠贊頌之聲)〈名〉1. 誦經聲 [patter]午梵隔雲知有寺,夕陽歸去不逢僧。——宋· 王安石《遊鐘山四首》2. 姓常用片語1. 梵剎 fànchà[Buddhist temple] 佛寺;寺院2. 梵教 fànjiào[Brahmoism]梵社的教義和實踐3. 梵語,梵文 Fànyǔ,Fànwén[Sanskrit] 一種古印度語言,正如印度語法家(如帕尼尼Panini)所描述的,是印度和印度教的古典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