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的爵位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制,各諸侯國的爵位並不一樣,但其自稱往往並不嚴格按照爵位來稱呼,很多諸侯國的君主都自稱為“XX公”,其實其爵位並不是公爵
例如:齊國的爵位是侯爵,晉國、秦國的爵位是伯爵,都自稱為“公”,如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
只有以周朝的名義而記錄的史書上才會稱呼正式的爵位,如齊侯、秦伯、晉侯
例如:孔子所著《春秋》中有記載“鄭伯克段於焉”,這裡的鄭伯是鄭莊公,其爵位是伯爵,所以孔子稱為“鄭伯”,但其自稱“鄭莊公”(其實是後人給的諡號)(魯國是周公旦的封國,與周室同宗,“周禮盡在魯”,所以孔子會以比較正式的語言來寫《初秋》)
這裡也有比較特殊的諸侯,韓、趙、魏三家分晉後被周室正式承認為諸侯,爵位是侯爵,這三家在後來稱王以前,到都是自稱為“XX候”的
而楚國、越國、吳國比較特殊,他們的爵位都很低,只是子爵,但透過不斷的兼併戰爭,國家實力國土面積都大大提高,與大諸侯國相當,實力與名號不符,加上週室衰微,自己又地處南方,離周室比較偏遠,所以在春秋時期,這三個諸侯國就先後自立為王,也就是說,他們的“王”的稱號是自封的,不是周室承認的,對於周室來說,這三家已經相當於謀逆,只是周室衰微,無力征討地處偏遠的這三家而已
到了戰國時期,各大諸侯國都相繼稱王,但是在春秋時期只有楚國、越國、吳國這三家,其中楚國最強,稱王也最早,另外兩家後來都被楚國給滅了
所以,在春秋時期的歷史中,主要是《春秋》裡面,對各諸侯的稱呼不同就是以上這些原因了
周朝的爵位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制,各諸侯國的爵位並不一樣,但其自稱往往並不嚴格按照爵位來稱呼,很多諸侯國的君主都自稱為“XX公”,其實其爵位並不是公爵
例如:齊國的爵位是侯爵,晉國、秦國的爵位是伯爵,都自稱為“公”,如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
只有以周朝的名義而記錄的史書上才會稱呼正式的爵位,如齊侯、秦伯、晉侯
例如:孔子所著《春秋》中有記載“鄭伯克段於焉”,這裡的鄭伯是鄭莊公,其爵位是伯爵,所以孔子稱為“鄭伯”,但其自稱“鄭莊公”(其實是後人給的諡號)(魯國是周公旦的封國,與周室同宗,“周禮盡在魯”,所以孔子會以比較正式的語言來寫《初秋》)
這裡也有比較特殊的諸侯,韓、趙、魏三家分晉後被周室正式承認為諸侯,爵位是侯爵,這三家在後來稱王以前,到都是自稱為“XX候”的
而楚國、越國、吳國比較特殊,他們的爵位都很低,只是子爵,但透過不斷的兼併戰爭,國家實力國土面積都大大提高,與大諸侯國相當,實力與名號不符,加上週室衰微,自己又地處南方,離周室比較偏遠,所以在春秋時期,這三個諸侯國就先後自立為王,也就是說,他們的“王”的稱號是自封的,不是周室承認的,對於周室來說,這三家已經相當於謀逆,只是周室衰微,無力征討地處偏遠的這三家而已
到了戰國時期,各大諸侯國都相繼稱王,但是在春秋時期只有楚國、越國、吳國這三家,其中楚國最強,稱王也最早,另外兩家後來都被楚國給滅了
所以,在春秋時期的歷史中,主要是《春秋》裡面,對各諸侯的稱呼不同就是以上這些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