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中什麼叫平聲、仄聲、可平可仄、平韻呢唐詩的平仄規律是唐朝的沈佺期和宋之問總結出來的,遵循粘對規律,第一句稱為出句,第二句稱為對句,對句的平仄是和出句的平仄完全相反的,這個稱為對。而粘則是指第二聯的第一句和前一聯的末一句(就是剛才的對句)平仄是相同的,所以把前一句的平仄抄下來即可。這是大原則,在大原則之外還有一些小細節需要注意:1,避免三平韻,即每一句的最後三個字不可以全是平,即“仄仄平平平”的情況是不可以出現的,如果出現就要把第三個字改變,變成“仄仄仄平平”;2,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二四六句必須押韻,即二四六的最後一個字必須是仄聲的,這裡涉及到一個小技巧,根據粘對規律,在確定第一句的平仄時我們就可以把剩下的每一句的最後一個字的平仄確定下來,如果第一句最後一個字是平聲,那麼第二句最後一個字就是仄聲,第三局最後一個字是平聲,第四局最後一個字又變成了仄聲,以此類推,平仄相間,因為在寫平仄的時候會說“平起仄收”之類的術語,這個意思是說,第一個字是平聲,最後一個字是仄聲,如果第一聯第一句的平仄變化是“平平仄仄仄”,根據粘對規律第二句句應該是“仄仄平平平”,這時就出現了“三平韻”,這時候就要改變第三字。再比如第一聯第一句的平仄變化是“仄仄平平仄”,同樣遵循粘對規律第二句是“平平仄仄平”,這時候違反了二四六句必須押韻的規律,則將最後一個字改為“仄”即可。總的來說就是一個原則,兩個細節。在原則的指導下寫出大體句式,再用這兩個細節進行修改即可!
唐詩、宋詞中什麼叫平聲、仄聲、可平可仄、平韻呢唐詩的平仄規律是唐朝的沈佺期和宋之問總結出來的,遵循粘對規律,第一句稱為出句,第二句稱為對句,對句的平仄是和出句的平仄完全相反的,這個稱為對。而粘則是指第二聯的第一句和前一聯的末一句(就是剛才的對句)平仄是相同的,所以把前一句的平仄抄下來即可。這是大原則,在大原則之外還有一些小細節需要注意:1,避免三平韻,即每一句的最後三個字不可以全是平,即“仄仄平平平”的情況是不可以出現的,如果出現就要把第三個字改變,變成“仄仄仄平平”;2,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二四六句必須押韻,即二四六的最後一個字必須是仄聲的,這裡涉及到一個小技巧,根據粘對規律,在確定第一句的平仄時我們就可以把剩下的每一句的最後一個字的平仄確定下來,如果第一句最後一個字是平聲,那麼第二句最後一個字就是仄聲,第三局最後一個字是平聲,第四局最後一個字又變成了仄聲,以此類推,平仄相間,因為在寫平仄的時候會說“平起仄收”之類的術語,這個意思是說,第一個字是平聲,最後一個字是仄聲,如果第一聯第一句的平仄變化是“平平仄仄仄”,根據粘對規律第二句句應該是“仄仄平平平”,這時就出現了“三平韻”,這時候就要改變第三字。再比如第一聯第一句的平仄變化是“仄仄平平仄”,同樣遵循粘對規律第二句是“平平仄仄平”,這時候違反了二四六句必須押韻的規律,則將最後一個字改為“仄”即可。總的來說就是一個原則,兩個細節。在原則的指導下寫出大體句式,再用這兩個細節進行修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