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404289120834

    我應該會投“龍頭魚”一票!

    潮汕這邊稱為“忒魚”,也叫“豆腐魚”,龍頭魚呈灰色與白色,它沒有魚鱗,只有一條主骨,並且主骨很柔軟,剛出水的時候如貴妃出浴,又白又嫩,表面也很光滑。

    小時候,最喜歡油炸忒魚了,忒魚水分極多,要溫油慢慢逼走水分,最後高溫一舉炸得骨酥。

    若要“存其本味”,可直接清湯,起鍋時撒點鹽花和蔥花。

    不似殼類海鮮般烈性子,也沒有陸禽飛鳥的肥膩粉味,吃起來卻是如沐春風,當然,吃膩了順其自然的水煮,倒也可以換種流光爛漫的紅燒煮法。

    還有一個就是潮汕雜魚鼎,許慎在《說文解字》裡說:“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除了沒有三足,潮州鼎的功能與漢代是很相近的。

    將這種鼎小型化,變成一種炊具和食器兼備的用具,在裡面放上一些雜魚,煮熟之後直接揣到餐桌上食用,就是俗稱的“雜魚鼎”了。

    至於“雜魚”,食俗也有規定:

    第一必須是海水魚,淡水魚是沒人用來做雜魚鼎的;

    第二品種必須多樣,最常用來做雜魚鼎的魚類品種有沙尖、帶魚、紅口、黃牆、龍舌等,甚至小沙蝦、小螃蟹和小貝殼也常被加入,一般來說一鼎雜魚要搭配3至5個品種;

    第三必須是小魚仔,大魚即使切成小塊也不太適合放進魚鼎中。

    潮汕“打冷”,也是對魚的一種昇華。

  • 2 # daazhu2

    可以在家做果醬龍頭魚

    原料:龍頭魚(又名水潺)250克,鍋巴適量。

    調料:果醬,沙司,鹽,糖,檸檬汁,味精,胡椒粉,白醋,白酒,蔥末,姜塊。

    製作:龍頭魚改刀成長寬各4釐米的厚片,用鹽、味精、白酒、胡椒粉、蔥姜醃漬入味待用。取鍋,倒入色拉汕加熱,待油溫到七成熱,倒入鍋巴、拍澱粉的龍頭負,燒熟、炸脆、撈出裝盤(鍋巴放下面,龍頭魚放上面)。另起油鍋,加入果醬、沙司、檸檬汁、白糖、白醋等調料,炒勻,勾芡、淋明油、澆在龍頭魚上即可。

    或者購買即食龍頭魚,我爸很喜歡吃即食的龍頭魚做下酒菜,我就去超市給他買半島小漁村的即食龍頭魚,味道不錯,也可以當作零食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珍珠粉加海藻有什麼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