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詩雷情

    是不可以的,如果每個人都這麼想,這麼走極端,不能名垂千古,就遺臭萬年。

    就去做損人利己的事,殺人越貨,通敵賣國的勾當,等等。豈不天下大亂,人類文明倒退。

    做人還是要有禮義廉恥。不然跟畜牲有什麼區別?甚至畜牲都不如。除了少數兇殘動物,多數動物,還是和平共處。

    做人,寧可善小而不為,不可惡小而為之,小的惡都不可以為之,大奸大惡更不可做。雖然名利過眼雲煙,也不能為一己之私,去禍國殃民。寧可碌碌無為,也不可傷天害理。

  • 2 # 歷史造飯處

    “人生在世雖不能名垂千古,但不妨遺臭萬年”這種古人思想,還是需要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語言環境來理解,如果白話到現代來理解,可能跟原來的意思就完全不一樣了。

    在中國古代,朝臣取代皇帝而改朝換代,屬於謀反,歷來被視為十惡之首,更是十惡不赦之罪。中國古代文人講究從一而終,文人氣節,尤其是在三國兩晉時期,門閥士族佔據國家統治管理地位,尤其九品中正制施行後,官員大都出自士族家庭,但這些人是極為講究身後名聲的,包括修史,凡是不利於自己的都不會寫進去,恆溫也不能免俗。

    放在當時恆溫的環境中,恆溫已經執掌東晉權柄,皇帝不過是傀儡,自己可以擅行廢立,取司馬家而代之可以說是遲早的事情,是不是跟曹操,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的情形很像,但這幾個人在世時也都沒有敢黃袍加身,取代自己奮鬥一生的國家主人,成為新主人,曹操兒子曹丕稱帝了,司馬昭兒子司馬炎稱帝了,但他們稱帝還是依從古法來做的,透過禪讓來證明自己朝代的合法性,屬於繼承而不是謀逆。

    所以“人生在世雖不能名垂千古,但不妨遺臭萬年”從那個時候理解就是,活著雖然不能成為像周公那樣能夠輔佐皇帝成為名垂千古的賢人,那就不妨做個改朝換代的皇帝。

    如果不理解原來的意思,但從現代字面意思說,那這種話真的三觀不正,現在很多秀下限的網紅就有點這意思,博眼球,拼下限,搞話題,假流量,這樣東西,真的對社會好嗎

  • 3 # 明越清泉

    這種人想留名想瘋了!趁早正告你,想出名遺臭萬年比留芳百世難得多!因為你作惡會受到大眾唾棄,嚴重了會受到法律制裁!收攤子吧,去老實幹活,下班來倆小菜,喝點做做發財夢去。

  • 4 # 賢惠151688966

    其實古人是教育人們要自始至終的做個好人:不名流千古,也不要遺臭萬年。那更多的是針對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您一個有身份證的人應該提不上吧。一個普通人就別說您名流千古了?就是千天可能都被遺忘,時過境遷誰還記得您的尊姓大名?遺臭倒不可能,煙囪衚衕出來都去見上帝。所以這句古老的諺語就剩下個比喻了。

  • 5 # 魂夢久未寧

    名垂千古,那是能力和機遇的疊加,大部分人都做不到,但是人是應該有底線的,還是做好自己的螺絲釘吧。百年後都是饅頭餡,何必在乎那些虛名,做好本職工作,促進民族進步,留點念想,在晚年有個美好的回憶。

  • 6 # 魯中居士

    無可取之處!我們來世間走一遭是為了做一回″人格″意義上的"人"。來世上為了"名″"利"折騰一輩子,那叫當時很有″意思″,而沒有″意義"!會貽害子孫後代的!雖然,也是"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卻白紙黑字的在名字前加了定語,如"奸臣ⅩX”……正所謂″人自宋後少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

  • 7 # 塗山玄喬

    不值得借鑑,本身說這句話的人所做的事就不值得借鑑。

    這句話是由東晉桓溫所說,桓溫是晉明帝的駙馬,因溯江而上滅亡成漢政權而聲名大奮,又三次出兵北伐(北伐前秦、羌族姚襄、前燕),戰功累累。後獨攬朝政十餘年,操縱廢立,有意奪取帝位,終因第三次北伐失敗而令聲望受損,受制於朝中王謝勢力而未能如願。

    桓溫素懷野心,曾躺在床上對親通道:“如果一直這麼默默無聞,將來死後定會被文景(指從曹魏手裡奪得天下的晉景帝司馬師、晉文帝司馬昭)所笑話。”他隨即霍然坐起,又道:“一個人若不能流芳百世,那就應該遺臭萬年。”

    從主觀上來說,桓溫北伐不是真正想收復中原,而是志在立威,企圖透過北伐,樹立個人威信,伺機取晉室而代之。由此可看,他想得天下從來就不是為了百姓,只是為了弄權。那麼在這種心態下說出的“一個人若不能流芳百世,那就應該遺臭萬年。”又何可借鑑的?

    君子有可為,又不可為。遺臭萬年之事必然是損人,亦不利己!於人於己都無益為何要做?應該是“雖不能名垂千古,但求問心無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頭部被撞後頭暈噁心?